東北網6月2日訊 綏化市北林區廣袤的黑土地下蘊藏著豐富的砂礦資源,近兩年隨著建築用砂價格上漲,采砂成了一些人致富的項目。然而讓人懮慮的是,一些人竟然在耕地裡采砂,導致大片良田被毀。
近日,記者來到北林區進行了調查。
承包村民耕地開砂場
在綏北路14公裡處路東先鋒漁村附近,記者看到,采砂船正在從一個大砂坑裡往外抽砂,鏟車、翻斗車忙著拉運,現場機器轟鳴,一派繁忙景象。
『這個砂場是北林區東富鄉利農村支部書記劉志州的』,一村民說,『去年5月,他將砂場南側原先鋒村三組村民的15畝耕地買下,沒辦理任何手續,采砂10多萬立方米。』
據介紹,劉志州的這個砂場佔地面積近30畝,水面上2米,水下深8米多,這個砂坑東側和南側均為耕地,采砂船作業時,有意向東側和南側掘進,使兩側的坑沿十分陡峭,極易造成塌方和滑坡。
綏北路15公裡處路西原先鋒五組的耕地中,遠遠就能望見地裡高高矗立的兩個大沙包。走過一片稻田地,記者來到了這個佔地面積10餘畝的砂場,場內采砂船和推土機等設備一應俱全。現場工人說,采砂已經停了,其他問題一概不知。記者看到,砂場周邊農民忙著插秧耕種,而緊挨著砂堆旁的幾塊稻池裡,則無水無苗。附近的農民說,這塊稻田已經被別人買下了,准備采砂。
這個砂場向南200米處,是村民李某的20畝耕地,李某將耕地作價8萬元賣給了鞠某采砂,僅一年這片耕地就變成了8米深的大砂坑。村民說,鞠某今年又買了10畝耕地要采,被有關部門叫停了。據村民介紹,這兩處砂場均無《采礦許可證》,是非法開采。
非法采砂呈蔓延之勢
據了解,在北林區采砂異常活躍,一些人不惜重金投資采砂業。
近日,綏化市國土資源局擬對東富鄉先鋒村砂礦協議出讓,申請人是劉春祥。然而《采礦權出讓公示》剛一張貼,先鋒村的村民就向礦管科投訴:『這是耕地,決不能出讓采砂!』
在村民的帶領下,記者來到了位於利農村村邊正在申請采砂的耕地中,村民說,這60畝魚池是1998年劉春祥承包的,十多年來從未養過魚,一直種植水稻至今,這裡一旦采砂將形成十幾米深的大坑,緊挨著屯邊,安全隱患很大。


稻田邊上的采砂場。
由於礦管科科長劉明峰到下面檢查工作,記者電話采訪了他。他說,現在只是擬出讓,還未批准。劉明祥申請的理由是,由於魚池深度不夠,魚不能越冬,就申請采砂然後養魚。記者向哈市松北區樂業鎮養魚戶諮詢得知,即便是越冬魚池在北方一般也不會超4米深,否則魚會缺氧窒息。而劉明峰說,劉明祥申請的采砂深度為8米。
非法采砂在綏化已呈蔓延趨勢,知情人告訴記者,先鋒農業開發區路西兩公裡處,有一個佔地15畝的砂場;北林區東富鄉百合村的一處砂場采砂近4000立方米;先鋒村六組屯南的砂場佔地近10畝。這些砂場均無證無照,既破壞了耕地又偷稅漏稅。
據記者了解,綏化北林區經批准的砂場有6~7家,由於非法采砂場眾多,使那些交承包費、礦產資源費和稅費的『正規軍』慘淡經營,入不敷出。
『寒地黑土』亟待加強保護
『眼睜睜地看著耕地裡留下的一個個深坑,無法復耕,我們心疼。』農民們說。記者采訪中,有農民反映,一些村民正著手焊采砂船,也准備在自己的耕地中采砂。為此,他們十分擔懮,如果現在不加以制止,一旦蔓延開來就為時已晚,有關部門應盡快拯救這片寒地黑土。
綏化市國土資源局監察局局長孫光達接受記者采訪時說,近兩年來多次對北林區非法采砂進行打擊,但收效甚微,主要原因是土地部門執法權限所致,罰款和查封設備對非法采砂者毫無作用,執法人員剛走,不法經營者就撕掉封條繼續開采。劉志州因為越界開采已經被處罰了8萬元,由於采伐許可證到期,他又申請在別處開采。日前其他幾處砂場也被叫停,對責任人正在調查取證。
『打擊非法采砂要多部門聯手纔行,僅靠土地部門執法難度太大。』孫局長說。
在寒地黑土網上記者看到,綏化市是中國東北寒地黑土中心區域,寒地黑土以土壤肥沃、土質疏松、有機物含量高、最適宜農業耕種而聞名於世。寒地黑土是世界上十分稀有的土地資源,每200至400年纔能積累1厘米厚。有專家呼吁,現在惟一蘊藏開發潛力的就是東北的寒地黑土,但如不采取有效的保護措施也可能在50年內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