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東北網6月2日訊 6月1日,是國家『限塑令』正式實施的日子,按有關規定,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的塑料購物袋都實行有償供應,並在顯著區域對其進行價格公示。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哈爾濱市各大超市嚴格執行這一規定,而集貿市場仍使用免費超薄塑料袋。
11時10分,記者在中央商城超市的收款臺前看到,每個收款臺前都貼有『塑料袋有償試使用』的提示牌,還將橘紅色的環保袋掛在醒目的位置。在收款前,收銀員向消費者詢問是否購買環保塑料袋。服務員告訴記者,上午買環保塑料袋的人並不多,很多老年人都是自己帶來布袋子,很多消費者購買環保塑料袋也是一袋多裝。
11時20分,記者在新一百超市看到,該超市的每個收款臺前,都准備了印有條形碼的大、中、小型環保塑料袋。塑料袋的價格一並打入銷售憑證中。一位收款員說,收款處准備了幾十個大、中、小的環保塑料袋供消費者選用,今天大、中型的塑料袋一上午也沒有賣出幾個。『今天買塑料袋的消費者大多是不了解「限塑令」的,人們進一步了解後,就會自帶環保袋來購物,花錢買環保塑料袋的人會更少。』一位收款員說。
在人民同泰宏泰藥品超市,櫃臺醒目的位置寫有『購環保塑料袋2角』字樣。服務人員對記者說,以往顧客來買藥,我們多給幾個塑料袋,有了『限塑令』,只能按規定辦。『我們櫃臺准備了五六十只環保塑料袋,買藥的人一上午倒不少,但這塑料袋一個也沒有賣出去。』
在采訪中記者發現,一些商家沒有對收費塑料袋進行明碼標價,有的沒按規定在銷售憑證上單獨列出購買塑料袋的數量和價格,有的商家銷售的塑料袋沒有環保標識。記者在道裡區中央大街中央書店二樓收款處看到,這裡沒有塑料袋收費價格的公示,當顧客需要塑料袋時,服務人員纔告知塑料袋一毛錢一只,需另外交錢。
國家規定有償使用的塑料袋必須有『為保護環境和資源請多次使用』的環保聲明以及相應標識等。但很多賣場提供的收費塑料袋上沒有上述標示。
記者發現,哈爾濱市多數集貿市場上依舊使用超薄塑料袋,而且免費供應。在道外區十六道街的菜市場上,一些銷售果蔬的業戶仍舊在使用超薄塑料袋。一些業戶說,如果使用環保塑料袋,成本會加大,而且恐怕一時消費者也難以接受。超薄塑料袋在南崗、道裡等一些集貿市場中,仍唱主角,而且批發超薄塑料袋的商販在這些集貿市場中仍舊經營著。據了解,按照新辦法的規定,集貿市場場內外櫃臺、大型超市商場引廠進店的經營攤位等商品零售場所,都將由開辦單位或出租單位來承擔相應責任。這就是說,集貿市場上,市場主辦方是執行『限塑令』的第一責任人,其租賃攤位的商戶一旦被查出違法行為,市場主辦方就得挨罰。
『限塑令』出臺過程
●上世紀90年代,京津滬等城市已把超薄塑料袋納入治理范圍,但收效甚微。
●2008年1月8日,《關於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發布,提出自6月1日起塑料購物袋將有償使用。
●4月7日,《商品零售場所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管理辦法(草案)》公開征求意見。
●5月15日,《商品零售場所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管理辦法》正式發布。
各國『限塑』有招數
美國部分地區封殺塑料袋,用可降解購物袋取代;大型商場要求提供塑料回收桶。
日本有償提供塑料購物袋。
韓國塑料袋高額收費;提供免費紙質包裝,指定地點回收。
歐盟各國在塑料袋成本價基礎上,加收環保稅。
澳洲對塑料袋收費,收入用於環保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