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科教·就業  >  科教
搜 索
高考名師指導 歷史:出材料型題的可能性很大
2008-06-03 10:47:38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張素梅 劉鋼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一、關注考綱找准方向

  在高考復習最後階段一定要重視考綱作用,因為考綱是由教育部考試中心組織編寫,它是高考命題的依據,是考生備考復習最重要的文件,在關注考綱中最重要的是考綱中的題型示例,它實際上是2008年高考的標題。有著非常強的導向作用,經過對2008年考綱和前幾年考綱比較分析,筆者認為2008年高考歷史學科試題將會保持2007年歷史試題風格和特點,在加大能力考核同時,特別突出對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考核,從這點出發我認為今年歷史二卷出材料型題的可能性最大,考生必須予以重視,因為材料型題它能夠有效考核學生的實踐能力,如2007年第38題孫中山關於民族主義那道32分大題,許多考生拿到題感到不會答,因為許多同學已經習慣了死記硬背教材或者在教師講過下記一些現成結論和線索,這些對於答材料型題用處都不大,要想答好此類材料題必須進行專項訓練,通過訓練後悟出怎樣讀懂材料、怎樣從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怎樣整合材料,怎樣用學科語言規范答題,而以上過程實際是學生實踐能力的提昇,而非背功的好壞。

  二、夯實基礎,深挖教材

  在最後階段復習時要注意回歸教材,但不應僅停留在對教材知識的記憶層面上,要注意對教材進行深刻挖掘。在此,要注意以下幾點:

  1.重視對歷史概念的理解,准確把握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如2005年全國卷37題中的『民族主義』,正是由於一些同學不能准確把握『民族主義』概念的外延,『進步民族主義』和『狹隘民族主義』,從而導致失分。

  2.重視歷史結論。近幾年高考選擇題經常從歷史結論入手設置問題。如『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這一歷史結論,高考題則出了『中國近代史以鴉片戰爭為開端主要是因為:A中國第一次被西方戰敗;B長期閉關鎖國政策被打破;C社會性質發生根本變化;D民族矛盾取代階級矛盾』。此外如『太平天國運動是農民戰爭最高峰』、『1640年英國革命是一場資產階級性質革命』等結論也都出過高考題。

  建議同學在復習教材時碰到歷史結論時要多動腦多思考,多問『為什麼』。

  3.強化主乾知識復習,文綜歷史考試受分值大所考知識點少的限制,故側重於主乾知識考核,因此考生在復習時要特別注重主乾知識的復習。如世界近代史上冊核心問題是資本主義產生和發展,資產階級革命就成為考核的重點,僅以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為例,1997年19題、2000年17題、2001春季高考21題、2002春季19題和22題,從不同角度和不同側面多次考核『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這一基本概念。

  4.准確把握歷史階段特征。

  5.注意理清線索,把握知識的框架結構,讓知識網絡化、立體化、要點化、線索化。

責任編輯:宋巍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