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3日訊 5月23日,五常市有7個鄉鎮、40個村、189個屯遭受龍卷風和冰雹襲擊,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在省和哈爾濱市有關部門的支持下,五常市委、市政府及各受災鄉鎮采取有效措施,抗災自救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災情發生後,五常迅速組織搶險救災。目前,死者家屬和受傷人員得到了及時安撫和救治,受災群眾得到妥善安置。全市投入390萬元,組織搶修電力和通訊設施,受災鄉鎮電力供應和通訊線路全部恢復正常。
五常市農委、水利等部門緊急行動起來,核查災情,制定了『災後農業生產技術指導意見』,並通過電視講座播出。組織助耕隊和農技人員到受災鄉鎮,指導農民抗災自救。在受災的水田深水區做排水處理,防止發生除草劑藥害;對被樹木和其它物體壓倒的水田地塊,進行補種,提前噴施葉面肥,提高水稻的抗逆能力;對受災較重的旱田地,選擇成熟期在110天左右的種子,毀種或補種;受災較輕的玉米地塊,進行鏟趟,放寒增溫,缺苗地塊在大棚內育苗,及時補栽;補種農戶采購種子,政府給予半價補貼。目前,全市已投入恢復生產資金127.6萬元,其中向上爭取50萬元,自籌77.6萬元,下擺玉米種子9.63萬斤,大豆種子31.6萬斤,化肥100噸,投入用工補助資金2.3萬元。完成水田插秧8906畝,完成旱田玉米毀補種26192畝,大豆毀補種45293畝,經濟作物育苗移栽450畝,毀種1200畝,分別佔受災面積的100%。
災後重建工作已全面啟動。建設、民政部門工作人員和受災鄉鎮乾部300多人分組入戶實地檢測,現正清理倒塌房屋,維修破損房屋。目前,已清理廢墟50噸,修繕受災較輕的房屋108棟。新農村和貧困村重建規劃制定完成,項目已落實,正在籌集資金組織實施。受損房屋按測算總額的80%給予補貼,極貧戶、特困戶單獨研究,力爭在四個月內讓受災群眾住上新房,並抓好綠化帶重建。
日前,五常召開市委常委擴大會議,對下步抗災自救工作做出全面安排。要求市鄉村三級領導要深入到受災地區第一線,一手抓生產自救,一手抓重建,力爭把受災損失降到最低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