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3日訊 近日,黑龍江省提出今後三年將開展一場植樹造林的攻堅戰,而當務之急是如何做好樹苗保障工作。作為省會城市,哈爾濱近年來樹苗現狀如何?苗圃應該如何發揮優勢,為哈爾濱市衝刺園林城提供強有力的苗木保障?
苗圃總體數量不少
哈爾濱城市綠化辦有關負責人說,苗圃既是城市園林綠地系統中的生產綠地之一,又可以作為城市的綠肺。哈爾濱市的苗圃大都分布在城市近郊周圍,是培育、繁殖、馴化園林植物的重要場所。截止到2007年末,哈爾濱市共有國營苗圃6家,佔地面積392.94公頃,民營苗圃31家,佔地面積593.2公頃,全市的育苗基地的總面積佔建成區總面積的2.89%左右。
這位負責人表示,苗圃的苗木與城市的環境相比,具有較強的適應性,可大大提高苗木的成活率。目前,哈爾濱市城市綠化80%所需的苗木都來自苗圃,而且苗圃每年都會引進20多個新品種,進行馴化後用於城市綠化,以增加樹種的多樣性。作為行業指導部門,綠化辦每年春植前都會召開綠化對接會,為民營苗圃提供信息,進行技術交流,引導民營苗圃健康發展。
苗木質量還需加強
面對苗圃的發展態勢,黑龍江省的一些園林專家也表現出了隱懮。
哈爾濱市園林協會理事長馮美瑞說,按照國家園林城市『生產綠地的面積與城市建成區面積的比率應不低於2%』的標准,哈爾濱市生產綠地面積的指標已經超過了國家的標准。苗木市場的不斷昇溫,不僅為城市綠化增加了新品種,而且還帶來了新技術。但是,哈爾濱市苗圃由於缺乏統一的監管,並沒有起到物盡其用的效果,苗木市場存在無序競爭的問題。
哈爾濱市一位綠化專家表示,國營苗圃培育一株苗木需要播種、換床、定植等多道工序,一株根系發達、免疫力強的樹木出圃的年限在二三年左右,而民營的苗圃在培育苗木上相對自由,他們以低投入生產苗木,什麼賺錢種什麼,以低廉的價格交易,在這樣的無序競爭的市場中,出現了苗木質量差、價格浮動大等不規范的競爭行為,對國營苗圃形成嚴重衝擊。導致哈爾濱市合乎規格的苗源少、鄉土苗木少,抗病強、抗污染強、淨化能力強的樹種越來越少等現實問題。
加大投入是關鍵
東北林業大學教授聶紹荃表示,城市綠化是一個遠期工程,苗圃缺乏統一管理,暴露出哈爾濱市綠化工作存在弊端,隨著城市綠化需求量的不斷加大,這種弊端將越來越明顯。要想解決這一問題,建議哈爾濱市政府將這一問題拿上重要日程,協調相關的規劃局、城管局,在哈爾濱市城市總體綠化規劃的指導下,制定針對於苗木基地的遠期規劃。加大苗木基地的投入,提高育苗基地的科技含量,培育新、優植物,增強創新意識,提昇苗圃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指導各苗木基地科學、健康、有序發展。
哈爾濱市綠化辦的負責人表示,為打好下一步的綠化攻堅戰,保證綠化工作又好又快,綠化部門將進一步推進苗圃生產綠地面積,加強對民營苗圃的行業指導,力爭在2010年之前突破1000公頃。加大投入,在保證引種數量的前提下,加大馴化量,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吸引更多的科研人員投入到苗圃建設當中,將彩葉樹作為重點推廣項目,使哈爾濱綠化景觀更加的色彩繽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