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藏污納垢銷贓猖獗 哈爾濱小區廢品站成監管死角
2008-06-03 11:26:46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於佔成 盧軍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6月3日訊 近日,哈爾濱市民向本報反映,居民小區內的廢品收購點存在噪音、灰塵和垃圾污染,影響了居民的正常生活。小區居民對此類擾民現象十分不滿。

  氣味刺鼻噪音刺耳

  記者來到居民反映強烈的哈市道裡區工程東段社區。該社區四五百米見方的區域內就有4個廢品收購站,而臨近社區的廢品收購站也是星羅棋布。一廢品收購站前停著一輛大貨車,幾名工人正在忙著裝運廢品,門口堆放著成袋的塑料飲料瓶、廢紙箱、泡沫等廢品。居民反映,收購站將居民樓一樓當倉庫,在裡面堆滿了紙殼、塑料等雜物,臨時收來的廢品則堆放在人行道和綠化帶內。

  小區裡的廢品收購站。

  小區居民徐老太告訴記者:『早晨不到5點半,廢品收購站就開始裝運,裝車聲、砸玻璃聲、鐵器分揀聲,吵得居民不能正常休息,聲音大不說,粉塵也多,散發難聞的氣味。現在我們連窗戶都不敢開,衣服不敢曬在陽臺上。』

  記者在南崗區三姓社區聽到一些居民們反映,他們經常在周末的早上被拆卸冰箱、滅火器、空調的叮當聲驚醒。記者看到,緊鄰居民樓的空地已經擺放了廢品,使小區顯得更加雜亂。

  『收來』諸多安全隱患

  走訪中記者發現,小區內廢品收購站多屬無照經營。這些收廢品的人員環保、衛生意識淡薄,收購來的廢品要存放很長時間,發出難聞的氣味。春夏時節滋生蚊子、蒼蠅。收購站還時常傳出刺耳的切割金屬廢品的聲音,夜間常有大貨車來這裡裝廢品,噪音讓人無法入睡。

  小區內廢品收購站大多是租用違章、臨時建築,加之收購站人員流動頻繁,消防意識淡薄,存在著極大的消防隱患。由於廢品站裡存放著很多廢紙、泡沫、液化氣罐等易燃品,如果發生火災,後果不堪設想。另據居民反映,社區內的健身器械、鐵凳子、電話線、空調散熱管、鐵制廣告牌等經常丟失,很多是廢品收購人員偷竊的。無照經營的廢品收購站成為偷盜市政公用設施銷贓的最大場所。

  監管處於無序狀態

  記者從哈市公安部門了解到,廢品收購屬於特種行業,原來是核准制,歸公安部門管理,從2005年後,按照國家要求,將核准制變為備案制,廢品收購的從業人員到工商部門取得核發的特種行業經營許可證後到公安部門備案即可。究竟有多少廢品收購點沒有經營許可,工商部門不掌握。

  對於這些流動人口的管理,許多社區乾部也很撓頭,只能慢慢做工作。

  廢品收購作為特種行業,早在2005年8月哈爾濱市政府出臺的《哈爾濱市城市居民居住環境保護條例》明確規定:『不得在居住小區,居民樓、院內開辦污染環境的廢品收購站及進行污染環境的廢品貯存、處置活動。』但目前的現象說明城市管理並不到位。

  哈市人大代表李天榮建議,在哈市為迎接奧運火炬接力和大冬會正在進行的城市環境綜合治理活動中,並沒有涉及到清理廢品收購站問題,但這確確實實是一個重大的民生問題,是環境工程,是民心工程,應引起哈市政府的高度重視。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