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3日訊 2日,哈爾濱市居民孫大路表示,要把自己和兒子孫德龍發明的專利——地漏防返味補芯,無償捐獻出來。『看到有發明者將發明專利捐獻給四川災區,兒子也要這麼做。如果能讓這項簡單、方便、實用的裝置造福於民,我和兒子願意與所有需要的人分享,不要一分錢回報。』這對父子社區發明家態度明確。
居民家中都設有下水道開口,也就是地漏,下水井裡的污水及雜物,在高溫環境下會產生有毒氣體,下水管會把這些有毒有害氣體抽上來,順著地漏進入室內,地漏返味也就是這個原因。孫大路說,其實酒店、賓館、洗浴以及有地漏的地方,都在考慮怎樣解決這個問題,苦於沒有良策。
孫大路父子的地漏防返味補芯設計,是2006年11月8日取得國家知識產權局實用新型專利證書的,只需用回收的塑料袋、礦泉水瓶以及其他廢舊塑料制品即可制作,能有效防止地漏返味、返水以及害蟲爬進室內。『不必破壞原有的地漏,只要把這個小裝置直接裝入地漏即可,普通居民可比量自家地漏大小,將礦泉水瓶沿口部剪下,再找來牙簽上下連接可漂浮堵頭,就完成了。』孫大路說,大批量專業生產只需一臺注塑機、粉碎機和模具,成本只有幾角錢。
孫大路的兒子孫德龍是哈爾濱商業大學制藥工程學院的學生,一直關注著四川地震災區的情況。他說災區現在不僅需要物資,還需要投入低、見效快的實用產品技術,地漏防返味補芯可有效改善他們的生存環境,為防止疫病等問題的發生作出貢獻。『說句實話,我一直希望這個專利能帶來效益,以此改善家庭生活水平,但聽了兒子的建議後,決心將這個技術公諸於眾,讓大家都能分享小裝置帶來的大方便。』
孫大路父子不知道該怎樣捐獻自己的專利,他們想教授居民如何精確制作這樣的小裝置;也希望有人能批量生產,將這樣的小裝置盡可能多地提供給災區,並在以後推向生活所需的各個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