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4日訊 黑龍江省下大力氣推進全省棚戶區和農村泥草房改造工作,力爭在最短的時間內使廣大居民的居住條件和生活條件得到明顯改善。這是記者從3日省政府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的。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的有關負責人介紹了全省棚戶區改造和農村泥草房改造情況,並就改造工作中的熱點、難點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從2008年起,利用5年時間,全部完成黑龍江省中央下放地方煤礦棚戶區改造任務
國家確定,棚戶區中礦工家庭佔50%以上,200戶以上集中連片並且不具備商業開發價值的原國家統配煤礦所屬區域為中央下放地方煤礦棚戶區治理范圍。目前,黑龍江省中央下放地方煤礦棚戶區改造工程項目前期准備工作已全面完成,項目開始啟動。
據省發改委有關負責人介紹,黑龍江省中央下放地方煤礦棚戶區改造工程項目總規模是改造雞西、鶴崗、雙鴨山、七臺河四市113片棚戶區,其中拆除棚戶區97片,建築面積1425萬平方米,新建小區56個,住宅建築面積1573萬平方米;
維修改造棚戶區16片,建築面積148萬平方米,使居住在棚戶區內的28萬戶居民的居住條件和生活條件得到明顯改善。
此項工程項目估算總投資246.5億元。其中:小區內外基礎設施配套工程投資52.3億元,建設住宅投資194.2億元。國家給予黑龍江省補助資金26.17億元,列東三省第一位。目前,國家已給黑龍江省下達了中央補助資金計劃11億元。按照國家批復要求,從2008年起,利用5年時間,全部完成黑龍江省中央下放地方煤礦棚戶區改造任務。
今年計劃完成624萬平方米的非煤礦城市棚戶區改造任務
據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有關人士介紹,從2008年起,黑龍江省將利用五年時間基本完成全省非煤礦城市現有的4000萬平方米棚戶區改造任務,使迄今仍住在棚戶區的100餘萬戶、300多萬人口的居住和生活條件得到明顯改善。今年計劃完成624萬平方米的非煤礦城市棚戶區改造任務。
據介紹,非煤礦城市棚戶區改造資金通過政府啟動、市場化運作的方式解決。截至5月30日,省非煤礦城市棚戶區改造推進辦對各地上報的棚戶區改造拆遷計劃已全部進行審核,並審批下達了棚改項目計劃。全省157個非煤礦城市棚戶區改造項目,已有37個項目、81.45萬平方米完成了拆遷工作,39個項目、293.24萬平方米正處於拆遷之中,其餘81個項目都在抓緊進行前期工作。
據了解,為了搞好拆遷安置,黑龍江省已在最大程度上對被拆遷居民給予優惠政策:城市棚戶區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可以采取產權調換和貨幣補償兩種方式。首先,凡是被拆遷人選擇產權調換的,原則上實行『拆一還一』,由各地確定回遷最低保障戶型和上靠戶型面積標准,但最低保障戶型面積不得小於40平方米。超出原面積部分按不高於經濟適用住房價格購買,超出上靠戶型面積部分按市場價格購買。無購買能力的低保戶可確認為公有產權,實行廉租辦法;其次,被拆遷人選擇貨幣補償的,貨幣補償的金額應當根據被拆遷房屋的區位、用途、建築面積、成新等因素,以房地產市場評估價格確定。第三,對棚戶區內符合經濟適用住房和廉租住房政策條件的被拆遷居民就地落實政策,一次性解決住房困難。
全省確定30個泥草房改造示范村和150個泥草房改造試點村
省政府將改造農村泥草房列入『十大民生工程』之一,提出要用8年時間,基本消滅黑龍江省農村的泥草房,即8年內集中改造農村泥草房160萬戶,每年平均改造20萬戶。爭取用較短的時間,徹底改變黑龍江省農村尤其中西部農村住房的落後狀況,並使多數農村住房達到節能、省地、抗震、環保的要求。
省政府現已成立農村泥草房改造工作領導小組,專門負責改造工作總體規劃、綜合協調、推進實施、督辦考核、資金籌集、土地供應、資金使用監督、行業指導及相關優惠政策的落實工作。同時,全省確定了30個泥草房改造示范村和150個泥草房改造試點村,要求示范村改造的泥草房都要建成節能、省地、安全的新型住房。省政府對示范村及試點村給予資金和政策等重點扶持。今年省政府將拿出1億元專項資金,直接補到泥草房改造項目,直接補到村、補到戶,明年起納入財政預算。此外,還專門下撥6000萬元專項資金,用於示范村道路、邊溝、過街橋涵等基礎設施建設。目前專項補助資金還是向試點村的貧困戶和建設節能省地型住宅的農戶傾斜。
為了進一步明確建設內容及改造標准,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業已制定並印發了《省級泥草房改造示范村改造建設標准(試行)》。並組織編制了30個示范村的改造規劃。目前,全省大部分地市已經行動起來,農村泥草房改造勢頭良好,效果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