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4日訊 『就快高考了,看別人學的那麼起勁,我卻一點也學不進去,真是急死了。』即將參加今年高考的小飛非常苦惱地對記者說。日前,隨著中、高考的臨近,考生考前壓力逐漸增大,不少『有問題』的考生走進了心理諮詢室尋求幫助。
據了解,小飛是某省重點中學的高三學生,平時成績優異的他,在『一模』中考得並不理想,最近一段時間他學習效率很差,聽課看書不能集中注意力,做題只會機械性地條件反射,記憶力下降,思維不如以前敏捷。晚上睡不踏實,白天困得要命,整天提心吊膽擔心高考會『考砸』。與小飛一樣前來尋求『心理救援』的某市重點校初四的小磊,他月考前一周就開始胸悶心煩,情緒暴躁,經常性頭痛。考場上他一個勁地咬手指,手心能握出汗珠,總想上廁所,學習成績一路下滑。
記者從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獲悉,據統計,4月份以來進行考前心理諮詢或輔導的學生中,重點校考生約佔80%的比例。該中心高級心理諮詢師高源介紹,現在學生的學習壓力普遍都大,尤其是即將參加中、高考的學生。其中,越是老師和家長眼中的『好學生』,他們越是承受著比普通學生更多的壓力,一旦出現一次失敗,就會感到失落,喪失信心,表現出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同時,由於身體的超負荷『運轉』,睡眠時間和質量的嚴重『縮水』,他們的身心長期處在高度應激狀態下,從而導致生理及心理上的變化,甚至會發生性格扭曲。
專家建議,學校老師應正確指導學生在備考知識的同時備考心理,家長應及時發現並充分重視,幫助考生調節不良情緒,常聽孩子的傾訴,多方加強溝通與理解。家長和老師要當好『掌舵人』,為考生指明前進的方向,帶他們走出考試的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