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4日訊 今年,大慶市以舉辦中國(大慶)首屆濕地文化節為重點,圍繞『石油文化、溫泉、生態濕地』三大旅游品牌,創新旅游發展思路,整合區域旅游資源,加強旅游景區景點建設,打造大慶旅游精品,促進旅游綜合產業發展。擁有『綠色油化之都、天然百湖之城、北國溫泉之鄉』之稱的大慶在全國的知名度越來越大。
油田歷史陳列館被評為4A級景區
很多人以為大慶只生產石油,到了大慶,參觀過『地宮』、鐵人紀念館、松基三井、二號院的歷史陳列館、1202及1205鑽井隊,就能體會到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的深刻內涵,明白大慶不僅為國家做出了和正在做最大的物質貢獻,其精神產品更是中華民族取之不盡的寶貴財富。
大慶的地下不僅有石油,還蘊藏著豐富的地熱資源。目前已探明儲量近3000億立方米;埋藏一般深度在1200~1700米之間;水中含有鈣、鎂、鍶、鋰、錳、鐵等20多種微量元素,可治病,可療養,可飲用。
整合優勢資源,創新經營理念,精心打造以『石油科技博物館、鐵人紀念館、陳列館』三館為核心的城市景觀與石油文化游。大慶因油而生。油田歷史陳列館已被評為4A級旅游區(點),並將成為國家級工業旅游示范點。
昔日鹽鹼灘今天引客來
多年前的大慶是一片鹽鹼灘、沼澤地和水泡子。經過大慶人的精心雕琢,過去的臭水泡、澇窪塘已變成了自然保護區、濕地,成為吸引都市人的旅游勝地。開發濕地資源,他們要做的第一項工作是,全面推進龍鳳濕地、當奈濕地人居生態村、黑魚湖生態園、連環湖旅游區、林甸生態湖和肇源沿江觀光帶等項目的開發建設,初步建成具有大慶特色的濕地生態旅游圈,夯實大慶首屆濕地文化節重要景區景點設施建設。黑魚湖生態園增建的萬畝荷花塘國內罕見;林甸生態湖修建1500米長的水上棧橋,也非常壯觀;小江南飯店佔地面積20000多平方米,熱帶花木叢生。這些基礎設施的配套完善,極大地改善了景區的可進入性,提昇了景區品位。當奈濕地、城市鄉村、黑魚湖和油田樂園已被評為3A級旅游區(點),同時它們也是省級農業旅游示范點。
在三大主題旅游的基礎上,他們近年還開發了以八井子鄉采摘園、龍鳳現代農業示范基地、讓胡路紅色草原牧場為牽動的農業觀光游;以肇源白金寶遺址、大廟榆林、衍福寺、古驛站為內容的古文化風情游;以壽山度假村、蒙古包、馬頭琴為主的草原民族風情游等特色旅游產品。
重拳打造『魅力大慶』
在東方航空公司、上海航空公司的飛機上,播放的大慶旅游專題片不知吸引了多少游客;央視一、四、七頻道『魅力大慶』的描繪令人神往;《大公報》等報刊的大慶形象廣告也屢屢展現。大慶以今年大慶首屆濕地文化節宣傳為重點,采取政府主導、企業協辦、市場化運作的方式,多種渠道、多種途徑,加大城市旅游整體形象,使『綠色油化之都、天然百湖之城、北國溫泉之鄉』的魅力大慶,成為中國知名旅游城市。他們積極參加國內、國際旅游促銷活動,並圍繞濕地文化節,全力以赴搞好國際濕地生態旅游發展論壇、大慶旅游產品推介會、大慶市第五屆導游大賽和大慶旅游精品線路觀摩等活動;同時借助企業協會促銷,發揮大慶駐國外經貿聯絡代表、企業、協會、國際旅行社的作用,重點面向日本、韓國、俄羅斯等周邊國家和地區,進行旅游產品境外客源市場宣傳推介。今年『五一』前後,僅鐵路旅行社就先後兩次接待福建、珠海、港澳臺等地600餘人的旅游專列到大慶;大慶石油管理局發展集團旅行社接待團隊65個,接待游客5000人次。
擁有如此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的大慶,今年的預期目標是:通過創建10大旅游品牌、開發10項旅游紀念品、培育10家星級旅行社、打造10條精品旅游線路、舉辦10項旅游促銷系列活動,全年接待海內外游客650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14.7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