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5日訊 在國內方興未艾的電子競技行業,在哈埠開展的卻比較艱難。由於本地缺乏理想的發展環境,一些水平較高的選手,被迫『遠走他鄉』,加盟外地的電子競技俱樂部。
電子競技作為國家體育總局的第99個體育項目,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26歲的郭智勇從大學二年級開始接觸電子競技,打《魔獸爭霸3》已有將近五年的時間。這5年中,他參加過無數次的各類電子競技比賽,以贏取各項電子競技賽事的獎金為生。但是在自己的眼裡,他並不算是『職業電子競技選手』,因為他還沒有加盟職業的電子競技俱樂部。
郭智勇一年中大概能有6000元左右的收入,只夠維持日常的飲食和上網的開銷,而租房的費用還要靠家裡支持。記者在他的住處看到,最值錢的家當也就算是他那套磨損嚴重的高檔鍵盤和鼠標。每天,郭智勇都要用6到8個小時的時間在網上磨練自己的技術,研究高手們的比賽錄像。『電子競技和所有競技體育一樣,一切看成績說話……如果把所有從事這個項目的電子競技選手群體比作一個30米高的金字塔,那麼我現在基本處在25米左右的地方。想繼續提高,就得加入職業俱樂部,可咱哈爾濱沒有。』郭智勇說。
『哈爾濱電子競技選手的人口基數在全國來看可以說是名列前茅,整體水平也很高,但缺乏頂尖高手。』WCG2008三星杯世界電子競技大賽中國區錦標賽哈爾濱分站的負責人王旭介紹,去年代表哈爾濱賽區參加可口可樂杯世界電子競技大賽《反恐精英》項目比賽而最終獲得全國冠軍的那支隊伍,在哈爾濱本地的出線戰打得也是異常艱苦,幾次跌入淘汰邊緣。這也說明哈爾濱地區的反恐精英總體水平在國內也是首屈一指的。由於哈爾濱本地缺乏理想的發展環境,導致大多數電子競技選手只能處於『半職業半業餘』的狀態,距離頂尖水平還有不小的距離。『每年的WCG比賽,哈爾濱賽區各項賽事的出線名額經常被來自長春等地的職業選手搶走,這對本地電子競技行業的長期發展極為不利。』
通常來講,一個城市的電子競技行業的發展水平與這個城市的IT產業發展水平成正比,電子競技行業的興旺會極大拓展這個城市IT業的市場環境,吸引外埠IT產業對這個城市IT業和動漫產業進行投資,並帶動數據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等相關產業的發展,產生難以估量的邊際效益。然而哈爾濱地理位置比較偏遠,那些以IT行業為主的電子競技贊助商都將分支機構設立在沈陽等地,因此在哈爾濱尚未成立任何一家正規的電子競技職業俱樂部,目前的哈爾濱電子競技只處於IT業發展過程中附帶興起的一個周邊產業,還沒有達到能夠為哈爾濱的數字產業發展做出獨立貢獻的程度。很多本埠的電子競技頂尖高手都被外地職業俱樂部挖走,人纔流失十嚴重。今年WCG哈爾濱站的出線名額獲得者中,就有3名是加盟了外地電子競技俱樂部的哈爾濱選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