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市四川省人民醫院我們見到了兩個在地震中受傷的女孩子,她們都是我省赴川醫療隊副隊長、哈醫大二院副院長於凱江的患者。其實在這次地震中有很多孩子受傷,但由於她們之間巨大的反差,讓我對她們的印象尤其深刻。
從煩躁到抑郁
今年15歲的小麗(化名)是都江堰市一所中學初三的學生,在廢墟中被壓了十多個小時後,小麗被解救出來。但由於長時間的擠壓綜合癥,小麗的右腿最終沒有保住,而且患上了嚴重的急性腎衰竭。
於凱江說,從18日他到醫院後看到這個孩子,就發現這個孩子在身體受傷的同時,心靈也受到了很大傷害。『這個孩子的情緒十分低沈,她拒絕和任何人說話,拒絕吃東西,拒絕喝水,甚至拒絕睜開眼睛看周圍一眼。』於院長說。
見到人就極度興奮
而和小麗同在四川省人民醫院ICU病房住著的18歲的鄭潔開朗的讓人有些擔心。
於凱江院長帶著我們剛走進病房,我就看到了病床上躺著一個漂亮清秀的姑娘,她的左臂幾乎被齊肩截斷。看到我們進來,她的臉上一下露出燦爛的笑容,『嗨,你們好。』還沒等我們說話,她就先主動打起了招呼。
『今天怎麼樣啊,小姑娘?』於凱江問她。『還好,就是左胳膊有點痛。』她說。『然後她告訴我們她是高三的學生,地震發生時她恰巧沒在學校。從四樓跑到一樓時,忽然間整個樓梯倒下來把她壓在了下面。當時我就想完了,我的胳膊要斷了,但我還稍微能動,於是就把身子稍稍側了一下,把頭枕在旁邊支起來的樓梯扶手上,到晚上下雨了,我用手把胸罩解了下來,接著從瓦塊中滲出的雨水喝。過了兩天兩夜他們纔找到我把我救了出來……』根本容不上我們插話,鄭潔一邊笑一邊說著地震發生時自己的遭遇,仿佛自己根本沒受傷一樣。
災後孩子的心靈更需要撫慰
於凱江說,在這次地震中有很多孩子在受傷後無法接受地震帶給他們的痛苦,所以選擇了逃避。象小麗的抑郁和鄭潔的興奮都是心理反常的一種表現。
災後心理乾預對於孩子來說十分重要。他說,小麗住進醫院的當天,和她同上一個學校的表弟也被送到醫院。弟弟的左上肢被截斷,之後情緒也很不好,為了安慰他們,於凱江在給姐姐看病時就告訴她,弟弟也在,還問她好不好。然後在給弟弟看病時,又對弟弟說,姐姐現在很好,問他是不是也好。就這樣在於院長善意的謊言中,兩個孩子的眼中漸漸有了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