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5日訊 高考化學應采取哪些答題技巧?生活報記者采訪了哈師大附中化學高級教師盧穎。
優化答題順序。考生拿到試卷後,應快速通覽試卷,判斷科目及題目的難易、估計答題耗時。可以先答自己最擅長的科目,把時間和精力更多放在自己最拿手、最面熟、最有思路的題目上面。對於個別對自己來說難度很大的題,要勇於作答也要敢於放棄。
控制解題節奏。考場上要立足一次成功,穩字當先。剩餘少量時間,應復查解答疑難問題的思路方法是否有誤以及解答簡單問題中有無粗心大意和筆誤等低級錯誤,另外試卷前幾道題由於情緒緊張或未進入狀態錯誤率也可能較高。答較易題要節約時間,但要杜絕『會而不對,對而不全,全而不准』的現象。忌前松後緊,千萬不要因為和某一學科、某一道題較勁,而無限壓縮後面題目的作答時間。
謹慎嚴密審題。審題時如果遺漏了題給信息,或者不能正確理解信息,就會給答題埋下隱患。審題首先要審關鍵字。常見的關鍵字有過量、少量、無色、酸性(鹼性)、短周期、長時間、小心加熱、加熱並灼燒等,對同分異構體的限制條件更應該注意。其次要審表達要求。題目往往對結果的表達有特定的要求。避免答非所問造成不必要的失分。第三要審突破口。常見的解題突破口有特殊結構、特殊的化學性質、特殊的物理性質(顏色、狀態、氣味)、特殊反應形式、有催化劑參與的無機反應、應用數據的推斷、框圖推斷中重復出現的物質等。
看准要求作答。常見的失分情況包括把答案寫在密封線內或本題答題框外;沒有按規定的化學用語回答;計算型填空物理量單位錯寫或漏寫;方程式不配平等。每道客觀題都有三四個點考查化學用語,分值相當可觀,因此看准要求並規范書寫是考試中制勝的關鍵。語言敘述性題目作答時要注意從『已知』到『未知』之間的邏輯關系要敘述准確、環環相扣、表達直接,不是寫得越多越好,如沈淀法在定量實驗中『洗滌和乾燥』是關鍵,而且能用方程式說明問題的盡量書寫方程式,電解質溶液理論問題一般用酸鹼或沈淀反應原理結合平衡移動原理解釋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