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社會興師動眾"捧殺"高考考生 人文關懷需要適度
2008-06-10 07:10:25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6月10日訊 交管部門實行交通管制、環保部門要求禁聲、公安人員駐紮考點、出租車免費送考、眾企業送水送花,醫療、城管、執法、電力、交通、海事等部門通通為高考『保駕護航』……有人說,如今的高考已不再是一個人、一個家庭甚至一所學校的事,完全演變成了全社會興師動眾的大事。對此,一些市民十分不解:多大個事兒啊,值得整出這麼大動靜?

  『非常』關注———

  人文關懷需要適度

  章欣的考點是哈六十三中。7日她到考點時發現,學校旁邊一條常走的小路,被臨時改成了單行道,道邊豎著禁鳴喇叭的牌子,來送考的車輛趴了一條街。看到那些頂著烈日維持秩序的警察和堵在車裡心急的司機,章欣說自己心裡挺不是滋味:『如此勞師動眾地照顧我們,真是一種負擔!』

  高考3天,為考生提供服務已經從某一行業的自發自願演變成了全民總動員式的『社會事件』———各行業傾情而出,一切給高考讓路,甚至有准考證就可以走禁行路、單行路,再加上數倍於考生的家長、親朋始終高度緊張,這些『非常』的關注,無形中讓一種『高考焦慮』彌散於全社會。不難想象,這種焦慮又會怎樣地考驗著考生的承受力。

  黑龍江大學新聞學院教師劉萍說,可以對考生施以『人文關懷』,但凡事要有個『度』。高考僅是人生要經歷的眾多考驗中的一個,而非一考定終身。人們應該讓考生懂得:如何學會適應環境,而不是努力地去改造環境來適應自己。

  『非常』消費———

  錢花不到位耽誤孩子?

  劉女士的丈夫在女兒6歲時因病去世,她獨自一人撫養女兒,生活很艱辛。但是在高考的前一天,她帶著孩子查看了考點七十二中後,就在附近的一家小旅館租了3天的單間。『不能讓孩子太辛苦了!』已經4年沒有買過一件新衣服的劉女士說。

  像劉女士一樣,就怕孩子受委屈的家長們在為孩子付出心血的同時,也在承受著『高考經濟』的盤剝:價格不菲的滋補品、高考套房、營養配餐,200—500元不等的老師單獨輔導,各種各樣的補習班、層出不窮的復習資料,有的甚至跟著學校走,學校在哪兒就到附近置業租房……

  『現在培養一個孩子都是用百元大鈔碼起來的。』高考時,在哈一中考點外等候的家長們聚在一起議論紛紛。陳先生說,他1983年參加高考時,都是一個人獨來獨往,中午回家吃幾個冷饅頭,現在照樣成材。『但是現在社會的大氛圍就是這樣,你錢花不到就覺得耽誤了孩子,對不起孩子。』哪怕是一種心理安慰,家長對孩子的付出是傾盡所能。

  『非常』心態———

  過分關注『捧殺』孩子

  7日8時55分,在哈一中考點外,一位學生模樣的女孩在考場門口焦急地轉了好幾圈。一位等候在外的家長不禁上前問了一句:『你是參加考試的嗎?』女孩小聲說:『是,我轉了兩圈了,還沒找著從哪個門進。』在幾位熱心家長的幫助下,女孩終於走進了考場。身後,就是許多家長的一聲嘆息。

  出租車司機宋師傅8日一大早送了一位考生到哈六中。到考點後,這位男孩拉開車門就下車,宋師傅向他要車費,考生振振有詞:『今天參加高考的不是免費坐出租車嗎?』

  『孩子只有一件事就是學習,其他的全由父母包辦。』黑龍江省某高校一位教師說,一些孩子習以為常了絕對的被照顧權和優先權。現在『高分低能』並不是個別現象,有一些研究生生活自理能力都相當差。這位教師說,現在一些大學新生,無論從心理、人際關系到生活自理能力都很差,往往要摔無數個跟頭纔能逐漸成熟。

  有人說,我國恢復高考已31個年頭,高考業已成年;而近年黑龍江省高考錄取比率都在80%以上,上大學並非一件難事。因此,沒必要過分關注高考,當心『捧殺』了孩子。

責任編輯:邵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