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北網6月10日訊 9日,省內許多沒有打進熱線電話的考生紛紛發來電子郵件,諮詢填報志願之前應做哪些准備工作?哈師大附中郭建民老師針對考生和家長的提問進行了集中解答。
了解招生形勢和政策
關注招生形勢
了解本省高考報名人數和招生計劃及錄取比例,如今年考生總數是多少?其中文史、理工、文藝、理藝、體育類考生分別是多少?較往年有什麼變化?省內和省外院校在本省共招多少人?其中,文史類、理工類、文藝類、理藝類、體育類分別招多少人,零表(提前錄取)、一表(重點本科)、二表(普通本科)、二表B(聯合辦學)、三表各招多少人?報考數與招生數的比例是多少?這個數字與往年相比是增加還是減少了?增加或減少數分別是多少?這將對今年分數段走向產生多大影響?
這裡需要特別提醒考生的是,考生在關注招生形勢時,應特別關注本人所在位次,及本人所在位次前面批次形勢變化的情況。因為它們是真正影響你報考志願的因素。例如本人估計在本科二批次的考生首先要看本科二批招生形勢的變化;同時還要看本科零批次和一批次的變化。作為本科一批的學生則主要關注零批次和一批次的變化。對於報考北大、清華的尖子生而言他們在考慮形勢時,則主要看北大、清華招生錄取的比例及個別零批次院校,至於其他院校招生數的多少對報考北大清華的學生則幾乎沒有影響。
了解招生政策
考生在填報志願前應認真研究國家、省(市)招生部門頒發的有關招生的具體政策和規定。如招生條例、錄取體制、投檔原則、體檢標准、照顧政策及填報志願細則。了解當年招生政策和上一年相比有什麼變化,是否出臺了新的舉措,特別是省招生辦編制下發的2008年招生計劃,考生應仔細研讀、弄懂,尤其是第一頁至第六頁的《考生必讀:關於考生填報志願有關問題的說明》,應該格外重視,弄懂弄通弄透,因為它是填報志願的綱領性文件。一般家長、考生拿到招生計劃後,首先關注的是自己感興趣的院校專業,然後看院校近二年分數段,往往忽略前面的說明,這很容易犯錯誤。
看好分數線
本省近幾年文理科重點、本科、專科最低控制線是多少?自己擬報的學校和專業近二年錄取的最高分是多少?最低分是多少?平均分是多少?高分學生都選擇了哪些專業?分數段較低院校低分的原因是什麼?是一直比較低還是忽高忽低?這些都必須通盤考慮,並仔細分析。在看院校分數段時,一般應看三年,最好看五年;並根據分數段的走向結合群體心理特征作出預判。
到權威部門收集信息
收集信息必須要到權威部門。如涉及到招生政策、形勢、計劃等方面的問題應向各級招生部門諮詢。填報志願前考生拿到的2008年《全國普通高校黑龍江省招生計劃》更是考生填報志願的指導性文件。上面不僅有院校專業招生信息,還附有近兩年各校招生數和最低錄取分數線可供報志願參考。此外,登錄教育部陽光高考信息平臺還有龍招信息港,或者是各大學招辦的網站。這裡的信息權威性都很強。
涉及到本人位置、學習狀況等問題,考生應多聽取任課教師和班主任的建議,因為他們最了解你,特別是教過近兩年高三,指導過考生志願的老教師,他們的建議更具權威性。
涉及到高校、專業方面的問題,應向高校直接諮詢,他們最有發言權。
關注院校沿革和師資
院校沿革說明實力
沿革即這個學校的歷史,也就是從哪發展來的。現在許多高校合並,名稱也有許多新的變化。如從招生計劃裡你會看到,東華大學、西華大學、南華大學、北華大學等,如果不仔細加以區分還真容易混淆。再如,現在全國叫某某理工大學的有幾十所,除了教育部直屬的大連理工、華東理工、華南理工、武漢理工以及原屬國防科工委的北京理工、南京理工這些院校外,很多地方所屬高校也有許多稱為理工大學,甚至有的一個省有兩所理工院校,如湖南省就有長沙理工和湖南理工兩所;山東省有青島理工和山東理工,江西省有江西理工和東華理工。在全國眾多的理工院校裡這些院校的前身有的是工學院、有的是地質學院、有的是礦業學院、有的是光機學院,還有的是師范學院。這些學校雖然都叫某某理工大學,但它們的辦學特色和強勢學科是有差異的。考生了解這些院校的沿革既可以避免張冠李戴,又可以根據學校的特色結合自身特點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另外了解學校沿革還可以幫助辨明學校的實力。一般來說越是歷史悠久的學校師資力量越強。像北大、清華、復旦、浙大、上海交大、南京大學這些名校都有一百多年或近百年的歷史。
院校師資是首要標准
隨著高校招生規模擴大和考研熱昇溫,許多考生不滿足於本科教育,希望繼續深造,那麼師資問題就顯得尤為重要。院校師資力量強弱應是考生在選擇院校和專業時的首要標准,標志一所學校師資力量強弱的是有多少教授、多少博士生導師、多少兩院院士、多少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多少位長江特聘學者、(長江特聘學者是教育部和李嘉誠長江實業集團聯合設立的教師特聘崗位,吸引高水平海外學子回國工作)。此外理科學生還需考慮實驗條件,文科生還應關注圖書館的藏書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