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我省對俄經貿新思路 東寧人溫州人攜手『走出去』
2008-06-10 14:04:11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王良武 史志強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6月10日訊 『走出去』,到俄羅斯辦廠,一直是我省對俄經貿人的不懈追求,今天東寧人和溫州人聯手赴俄開闢的烏蘇裡斯克經濟貿易區,真正實現了『走出去』戰略,並初戰告捷:2007年,首批入駐該經貿區的7戶中國企業實現銷售收入5800萬美元。

  鄧高標,康吉國際工貿有限公司常務副總,一個精明的溫州人。5月8日,在設在東寧的康吉國際工貿有限公司,他對記者道出東寧人溫州人聯手『走出去』的歷程。

  東寧吉信集團總經理崔龍吉在東寧縣對俄邊貿中磨礪十餘載。隨著集團的壯大,他敏銳地發現按照俄羅斯海關規定,半成品鞋出口關稅僅是成品鞋出口關稅的一半,他決定選擇制鞋業作為進入俄羅斯市場的平臺。2002年9月,吉信集團與溫州達芙妮等鞋業合作,投資279萬美元,在俄羅斯烏蘇裡斯克興建了擁有14條制鞋生產線的吉信鞋廠,在俄注冊了『諾基』商標,從國內進口半成品鞋料,在俄日產各類皮鞋3萬雙,產品贏得了俄消費市場,年銷售收入2億多人民幣。

  在吉信鞋業成功進入俄羅斯之時,國內制鞋業領頭羊之一的溫州康奈集團正經歷著打拼俄羅斯市場的艱難。吉信鞋業的經驗讓康奈集團看到了前景,康奈集團抓住國家商務部建立境外經濟貿易合作區的契機,與已建立俄羅斯銷售網、並擁有境外辦廠經驗的吉信集團簽訂《關於共同開發俄羅斯烏蘇裡斯克遠東合作區的協議書》。2006年6月,東寧縣政府、烏蘇裡斯克市政府、康奈集團、吉信集團四方聯合簽署建設合作區的合同文本。同年8月,國家商務部確認建立烏蘇裡斯克經濟貿易合作區,溫州康奈集團和東寧吉信集團成功聯手,雙方建立康吉國際工貿有限公司,一期征地面積53.81萬平方米,目前合作區入駐國內企業7戶,其中有5家鞋廠和一家木材加工廠,一家家具廠。

  談起合作區的發展現狀,鄧高標喜上眉梢。他說,以前溫州的成品鞋,一個集裝箱只能裝1萬餘雙鞋,卻要繳納俄羅斯關稅8萬美元,同時幾經轉口,運到莫斯科的集裝箱最快需要2個多月,而到貨之後鞋樣式都過季了。如今,從溫州運到烏蘇裡斯克合作區鞋廠,一個集裝箱能裝3萬多雙半成品鞋料,鞋比先前多了三倍,在俄繳納關稅卻只有2萬多美金,而且從烏蘇裡斯克運鞋到莫斯科僅需要15天,可以及時調整產品款式和價格。同時,合作區的企業還解決了300餘名東寧人赴俄勞務的問題,在合作區工作的中國工人每月能收入1500元人民幣。

  鄧高標對合作園區的未來充滿信心。他說,今年2月18日,國家十部委聯合出臺《關於推進境外經濟貿易合作區建設的意見》,這為合作區建設和入區企業的發展在項目審批、財政、稅務、金融、外匯、人員出入境等方面提供了政策保障,此外中俄兩國各級政府都將合作區建設作為重要內容給予推進。

  記者在東寧采訪中了解到,該縣在實施對俄經貿合作昇級過程中,積極推進『走出去』模式。2007年8月,東寧吉信集團與江蘇雨潤集團簽約,投資在俄遠東開展森林采伐、木材加工等業務。計劃3年內在俄羅斯形成超過100萬立方米的板材加工能力。同時,『吉潤木業』在牡丹江和東寧縣建設工廠從事刨光材、指接板、建築集成材等板材的精深加工,據悉,這些集成材銷往日本和國內市場。這種利用俄羅斯木材資源進行跨國加工的模式,既順應了俄羅斯木材加工出口的政策,又符合中國企業走出去的發展戰略,為國內木材加工行業建立了穩固的木材原料生產基地。目前,東寧縣邊貿企業利用『境內半成品—低關稅出口—境外成品及銷售』為特征的模式,共發展境外實體46個,總投資達1.45億美元。

責任編輯:張喜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