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10日訊 題:一切為了災區人民——哈爾濱市公安局首批特警隊員、消防官兵赴川抗震救災紀實
大災發生,第一時間趕赴一線參加抗震救災;大災過後,伸出援手幫助災區群眾重建家園……他們就是哈爾濱市派往四川地震災區參加搶險救災的公安特警和消防官兵。因為他們在抗震救災中的出色表現,公安部稱贊他們是全國20支參加抗震救災特警隊伍的縮影。
背負五十斤器材急行軍
5月14日凌晨2時20分,中央和省公安廳緊急指令哈市公安局,調集500警力赴四川省汶川縣開展抗震搶險救援。接令後,特警隊員、消防官兵紛紛寫下決心書、請戰書,要求參加這場特殊戰斗。14日凌晨4時30分,赴川警力攜帶26類近400套件器材等搶險物資登上3架專機奔赴一線,許多特警和消防官兵甚至來不及與家人告別。
14日9時,哈市赴川特戰隊員飛抵成都雙流國際機場,並立即奔赴都江堰待命。15日晨,哈市200名特戰隊員被劃撥到全國公安混合救援隊第一大隊,啟程趕赴受災最嚴重的汶川縣水磨鎮。因給養不足,第一批142人的救援隊伍率先出發,每人背負四五十斤重的搶險工具,僅帶3天的食物和水。其餘58人作為後援部隊等候給養,隨時准備挺進。
特戰隊員所去的地方屬於龍門山脈,是典型的高山峽谷,極易發生塌方和泥石流,且斷山斷崖多,道路坍塌嚴重,情況復雜多變。行進途中,山體滑坡經常出現,特戰隊員們穿越一處處死亡通道,終於到達水磨鎮。16日晨,哈市公安局巡警支隊支隊長劉亞民作為三江鄉抗震救災活動總指揮,率領哈爾濱、長春、石家莊、呼和浩特四支公安特警隊伍和黑龍江省消防總隊特勤官兵、福建醫療救護隊等516人及時趕赴還沒有救援隊伍進入的三江鄉。
與此同時,300名消防官兵被指揮部分成四個大隊,其中兩個隊乘衝鋒舟趕赴重災區映秀鎮搶險救援;另外兩隊在都江堰林科院研究所內對被困人員進行施救。
餘震中運殘梁搬石塊
16日,救援隊在三江鄉中心小學院內操場上駐紮後,立即成立醫療救護隊,對現場百餘名受傷群眾進行緊急救治,對重要醫患進行隔離診治。同時,哈市特警隊員和福建邊防醫療隊員拆分編成多個小組,分赴三江鄉9個村莊實施搶險救援。
在草坪村,18歲墜樓女孩手腕骨折,特戰隊員對她進行包紮救治;在麻柳村,4個月大的女嬰沒有食物,特戰隊員行進兩個多小時將自己僅有的給養全部送到孩子母親的手中;在七山村,特戰隊員在懸崖邊解救一名被困兩天的7歲男童。在都江堰高山植物研究所,消防戰士在餘震中運殘梁、搬石塊,救出1名女子,挖掘出1名遇難男子;在漩口鎮,不顧手腳、胳膊腿被多處劃傷的消防官兵為一位老人找到了老伴和兩個兒子的遺體;在變電所,消防戰士開起推土機、挖掘機,冒著樓房斷牆倒塌的危險進行搜救;在水磨鎮,一名藏族老人在猴耳洞附近遇難,消防官兵攀山涉水搜尋到遺體後,按照親屬願望,將老人安葬……
危樓裡搶運糧食生活用品
在許多重災區,起初幾天最大的問題就是缺糧少物。特戰隊員在救援的同時,把給養的三分之二拿出分給群眾。特戰隊員和消防官兵們還經常冒著餘震,幫助災區群眾在危房、危樓裡搶運糧食和生活用品。
在街村,特戰隊員冒險使用鐵錘將屋頂鋼筋混凝土砸出一個僅能供一人進出的洞口,用繩子將隊員從屋頂吊進屋內,再用有限的工具或乾脆用手扒,將床墊、糧食等拽運出來。有些房屋已經陷入地下,隊員們仍不顧危險進入為災民搶運物資。
夜晚,勞累了一天的隊員們還要在發生較為強烈的餘震時,開展修補帳篷、轉移傷員和安撫群眾等工作。有時,隊員們乾脆站在雨中,手拉手組成人牆保護災區群眾的安全。
哈爾濱市救援隊的出色表現讓災區人民十分感動,許多群眾以最朴實的方式表達他們的感激之情:一位老大娘每天都要為隊員們燒開水泡面;一些鄉親也經常把自己捨不得吃的米飯和蔬菜做熟送給隊員。
離開三江前,在三江地區參加救援的哈市140名特戰隊員將自己帶來的錢和食品及一些救援工具全部捐給了災區群眾。30多位鄉親不顧危險,堅持給特戰隊員們帶路,搶著幫他們背運行囊。
在各級領導的關懷下,哈市特戰隊員們堅守一線,連續奮戰17個晝夜,在都江堰市、映秀鎮、漩口鎮、水磨鎮、北川、綿陽等災害現場,經受住了無數次餘震、道路險峻、山體滑坡、缺食短糧、野外露宿、疾病威脅等各種考驗,共挖掘出遇難者198人,轉移受災群眾2340人,搶運出糧食16.1噸、群眾日常生活用品價值38萬餘元,拆除危房31棟,向災區捐款32906.8元。
目前,抗震救災的戰斗仍在繼續,第二批200名冰城特戰隊員仍在抗震救援一線幫助災區人民重建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