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11日訊 郭建民簡介:全國著名高考志願專家、高考指導專家,新浪網、搜學網特聘高考志願專家;曾接受《東方時空》訪談,在《中國教育電視臺》做專題講座,登上國家圖書館教育家論壇。
第一招:先進理念
學生填報志願選擇學校是考生實現自己人生職業生涯規劃的一次重要選擇。從這點出發,選學校專業時要和自己的人生職業規劃緊密相連,要考慮到今後的發展。上大學是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加油站而不是終點站,選學校、專業必須要考慮將來的發展。
就像天下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一樣,從個性心理特征的角度來講,也沒有完全相同的學生。由於學生存在著個性差異,再加上興趣、愛好和潛能的不同,因此反映在志願上忌諱雷同。對於A、B兩位都是620分的考生而言,A考生選擇的院校和專業對他來講是一個理想志願,但對B考生來講未必就適合。筆者認為一個理想的志願應當滿足以下兩個條件:(1)、適合你的長遠發展。(2)、你能夠實現。
第二招:准備充分
做好考前准備,收集信息十分重要。
1.招生政策
考生在填報志願前應認真研究國家、省(市)招生部門頒發的有關招生具體政策和規定。了解當年招生政策和上一年相比有什麼變化,是否出臺了新的舉措,特別是省招生辦編制下發的2008年招生計劃,考生應仔細研讀、弄懂,尤其是前兩頁的說明,更應該格外重視。
2.招生形勢
了解本省招生計劃和錄取比例,較往年有什麼變化?報考數與招生數的比例是多少?這個數字與往年相比是增加還是減少了?增加或減少了多少?這將對今年分數段走向產生多大影響?
3.分數段
本省近三年文理科重點、本科最低控制線是多少?自己擬報的學校和專業近三年錄取的最高分是多少?最低分是多少?平均分是多少?高分學生都選擇了哪些專業?分數段較低院校造成低分的原因是什麼?是一直比較低還是忽高忽低?這些都必須通盤考慮,從中獲取群體心理特征信息並加以仔細分析。
4.本人位置
考生所在學校近幾年高考人數、實際錄取數,這屆學生和前兩屆學生相比是弱還是強?自己在學校排名的位置是多少?往屆和自己名次相當的考生在高考中考了多少分?被錄取到哪所院校?什麼專業?
第三招:准確定位
准確定位即是找准自己在全省考生中的位置,它是填報好高考志願的前提條件必須予以重視。可以通過以下兩種方式來幫助定位。
(一)准確估分
1.客觀題(選擇題)易估分。考生在高考答卷中要避免反復涂改或減少涂改次數,以免出現記憶混淆。
2.對比較難估的主觀題(二卷)部分,理科考生估分要重視過程,不能單看結果,要考慮步驟分;文科考生不要單純比照語言形式,還應仔細研究參考答案的核心精神,即采分點。除了自己參照答案估分外,還應向任課教師,特別是曾參加過高考評卷有經驗的中學教師求助,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估分。
3.估分時應心態平和,不要把自己的主觀情緒帶到估分中。而對於那些平時非常自信,甚至有些自滿的學生,或自我感覺高考中超常發揮的學生,容易把分估高。當自己考得不理想情緒低落時,易把分估低。從性格來講,內向、膽小的女生容易把分估低。而一些開朗,甚至帶些盲目自信的男生易把分估高。
(二)自然排隊
擔心估分不准的同學在給自己定位時還要結合自然排隊法來幫助自己定位。
第四招:剖析自我
剖析自我即知道我是誰?填報志願時需要考慮興趣、志向、愛好、特長、氣質、性格、身體狀況、經濟條件、相關科目學習成績等多方面因素。例如,有的同學活潑開朗,有的同學沈靜穩健,有的同學則是霹靂火(性格急躁),有的同學是慢郎中(慢性子)……從氣質類型上看,一般來說多血質和膽汁質同學比較適合反應迅速靈活的專業,而黏液質和抑郁質考生則比較適合耐久性和細心謹慎的專業;從性格上說,新聞、外交、旅游、藝術等專業,對於性格活躍善交際、外傾型性格考生較為合適;而數學、物理等一些研究抽象理論學科,要求沈穩和毅力,則比較適合內傾型性格考生。從思維類型看,考生是動手能力強還是動腦能力強?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相比哪個更佔優勢?以理工科學生為例,考生自己平時喜歡『刨根問底』,喜歡數學的邏輯證明、喜歡思考『為什麼』之類的問題,這樣的考生比較適合於理科,即純理論研究。學生動手能力比較強,喜歡做實驗,做事喜歡按部就班,喜歡數學的計算(套用公式)等,這樣的學生比較適合工科或應用性學科。
第五招:了解院校
1.了解院校沿革、歸屬
沿革即這個學校的歷史,也就是從哪發展來的。現在許多高校合並,名稱也有許多新的變化。再加上一些學校開展『生源大戰』,進行了很多包裝,甚至個別助學性質的學校,也同樣印有非常精美的招生簡章,和正規高校外表一模一樣。
2.了解院校師資
隨著高校招生規模擴大和考研熱昇溫,許多考生不滿足於本科教育,希望繼續深造,那麼師資問題就顯得尤為重要。院校師資力量強弱應是考生在選擇院校和專業時的首要標准,標志一所學校師資力量強弱的是有多少教授?多少博士生導師?多少兩院院士?多少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多少位長江特聘學者?此外理科學生還需考慮實驗條件,文科生還應關注圖書館的藏書情況。
3.了解專業
(1)所報專業學些什麼?有哪些主乾課程?
(2)該專業將來去向如何?就業率和就業質量如何?發展前景如何?
(3)專業師資如何?有無碩士點、博士點,博士後流動站?
(4)專業位置。在國內同類專業中屬於什麼位置?是否是國家重點學科?重點學科是一級重點學科還是二級重點學科。高校重點學科是專業強弱的一個重要標志,考生必須予以重視。
第六招:把握技巧
(一)認真填好第一志願,同時兼顧其他志願
第一志願對於考生填報志願至關重要,這是受錄取體制和投檔程序決定的。從投檔程序上看,高考錄取時招生辦按志願順序同時向各高校提供考生檔案,也就是說每批錄取時招生學校在同一時間裡都錄取同一志願順序考生,錄取順序從前向後先錄第一志願,這就決定了第一志願的重要性。但是強調第一志願重要並非否定其他志願的作用,其他志願在一定條件下同樣會起作用。一旦第一志願落選,那麼第二志願、第三志願就起作用了。因此考生在選報其他志願時,亦應給予足夠重視。這就要求我們在填報志願時要處理好第一志願和其他志願之間的關系,既要突出重點,又要兼顧一般。
(二)、拉開檔次形成梯度
拉開檔次、形成梯度是要考生在第一志願已選好的基礎上,所選其他志願應由高向低以20分左右一個級差呈降冪狀態自然向下排列。這時既不要『平行』更不要『抬頭』。
這裡說的拉開檔次、形成梯度有三層含義:
1.同一批次不同志願之間需要拉開檔次。
2.不同批次,相同志願之間,如一表一志願、二表一志願、三表一志願也應拉開檔次、形成梯度,這裡容易出現『抬頭』現象。
3.同一院校不同專業之間,也應拉開檔次、形成梯度。
第七招:揚長避短
1.善於利用自己的優勢學科,讓優勢學科和所選專業最佳結合。如計算機專業比較看重數學和英語成績,工科專業比較看重物理成績,醫學專業比較看重化學、生物成績,新聞專業比較看重語文成績,財經專業則比較看重數學成績。
2.所選專業盡量符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如法律專業雖然很好,但往往要求考生纔思敏捷、能言善辯、邏輯性強,而性格非常內向或有口吃的人就不適合學法律。同理,一個性格非常外向的人,非讓他學財經或整天和數字打交道,也不可取。
3.善於利用照顧政策、加分條件。以體優為例,冰上運動員即使達到國家一級,但報考南方的一些院校也常會因缺少冰場而無用武之地。同樣,游泳運動員在報考大學時,也應了解該校校內是否有游泳館。
第八招:理順關系
選學校選專業的關系、熱門專業與冷門專業的關系、我填志願與他人指導的關系、本地院校與外地院校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