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改革開放30年:哈洽會的開拓者
2008-06-11 14:24:46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馬雲霄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杜顯忠生前

  東北網6月11日訊 在哈洽會的歷史上,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為哈洽會的誕生不辭辛勞,他們為哈洽會的發展殫精竭慮,他們為哈洽會的成長精心攢下每一張『底片』……正是有了這群哈洽人,哈洽會在這塊土地上纔能生根發芽,開花結果,纔能聲名遠播,蜚聲中外。

  哈洽人,歷史永遠不會忘記你們!

  是他,高瞻遠矚,歷盡艱辛,把『哈洽會』引到哈爾濱,使這座城市從此磅礡大氣;

  是他,深謀遠慮,敢於建言,把沿邊開放納入我國對外開放格局中,使這座邊城從此充滿朝氣;

  是他,思想犀利,大膽決策,迅速開放我省沿邊20個口岸,使一座座口岸城市從此名揚歐亞大陸,成為對俄貿易的橋頭堡……

  他就是——杜顯忠。

  

  『哈洽會能辦到今天,成為全國乃至國際上知名的經貿盛會,有一個人我們應該記住他——杜顯忠,我說他是哈洽會的開拓者。』這是當年杜顯忠副省長工作處處長臧金華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的第一句話。

  1988年,時任副省長的杜顯忠應邀率領黑龍江經貿代表團參加了大連市對外經濟貿易合作洽談會。據臧金華回憶,一天,杜顯忠向大家發問:『你們都參觀了,大連能開這樣的經貿會,我們黑龍江能不能開?』當時,在座人的第一反應就是:難!然而,杜顯忠提出在黑龍江省舉辦對外經濟貿易合作洽談會的大膽設想,並不是憑空想象,他有自己的想法。於是,杜顯忠向在座的人做了幾點分析,深刻、精闢,現在看來思想十分超前。他說,黑龍江省與前蘇聯有3000多公裡邊境線,或隔江相望,或陸路相連,在經濟貿易合作上具有很強的互補性,這是其一;其二,黑龍江省是全國商品糧基地,糧食商品量居全國第一位,具有對外經貿合作的吸引力;其三,黑龍江省金子鑲邊,煤炭、森林、石油等礦產資源豐富,具備開展對外經貿合作的條件。

  省委、省政府同意舉辦洽談會的建議,指派杜顯忠向國家對外經濟貿易合作部請示匯報。臧金華回憶道,杜顯忠連續去了三四次,辛苦不說,有時還會遭遇冷眼,但在杜顯忠眼裡,一切都無所謂,只要能批准黑龍江開辦洽談會。當時幸虧遇到一位黑龍江的老鄉,幫了咱們不少忙,最後得到國家對外經濟貿易合作部的批准。1989年,我省第一次在哈爾濱市舉辦了對外經濟貿易合作洽談會。這次洽談會開創了我省對外開放新局面,國家對外經濟貿易合作部同意黑龍江省於1990年繼續舉辦對外經濟貿易洽談會。哈魚籽等,最後敲定貿易方式為易貨貿易。

  從1990年開始,黑龍江省對外經濟貿易合作洽談會被確定為『中國·哈爾濱對蘇聯東歐國家經濟貿易合作洽談會』。省委、省政府也把辦好洽談會納入對外開放的重要日程,責成杜顯忠精心謀劃、精心組織、精心指揮。杜顯忠首先設立黑龍江省邊境貿易局,確定為副廳級機構,內設邊境貿易處、經濟合作處和勞務管理處,健全完善了開展邊境貿易的組織領導機構。而後,擴大對外開放,積極建設邊境貿易口岸。在黑河、綏芬河、同江等口岸的基礎上,積極組建了東寧、密山、虎林、撫遠、饒河等口岸。1990年全省邊境口岸已達到20個左右。那時說口岸批的太多,對杜顯忠也頗有微詞。然而杜顯忠非常堅決而且思想超前,1988年時他就看到了會展經濟的拉動作用。他認為,有人來,纔有商業活動,纔能有交易。

  杜顯忠還積極開展對原蘇聯的經貿合作,組織邊貿企業多次赴蘇聯的濱海邊疆區、阿穆爾州、哈巴羅夫斯克、伊爾庫斯克、新西伯利亞等地考察,洽談貿易合作,結交了大批合作伙伴。

  在擔任副省長期間,杜顯忠的『傑作』很多,但他深謀遠慮,敢於建言,令我國把沿邊開放納入全國對外開放格局中,使處於邊境的黑龍江融入了國家對外開放的洪流中,這應該算是杜顯忠對黑龍江的最大貢獻之一。

  臧金華回憶說,杜顯忠當時聯合遼寧省、吉林省和內蒙古自治區與中國對外開放研究院,於1990年舉辦了對外開放研討會,在會上,他直言只搞沿海開放,不搞沿邊開放是不完全的。建議國家實行沿海開放與沿邊開放相結合,進一步完善對外開放格局。之後,杜顯忠提出的沿邊開放被國家承認。中央批准我省的黑河市、綏芬河市,吉林省的琿春市和內蒙古自治區的二連浩特市為沿邊開放城市,執行沿海開放城市的政策。

  因為黑龍江在對俄邊貿發展中做出了重大貢獻,時任俄羅斯總統的葉利欽授予杜顯忠一枚勛章,同時授予勛章的還有時任省長邵奇惠。

  杜顯忠雖已乘鶴西歸,回顧哈洽會舉辦歷程,作為哈洽會的開拓者,杜顯忠將永載哈洽會的史冊。『沒有他就沒有哈洽會!』這話毫不誇張。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