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12日訊 5月29日,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吉炳軒,省委副書記、省長栗戰書來到省消防總隊培訓基地,親切看望了從前線凱旋的赴川參加抗震救援官兵。吉炳軒動情地對消防官兵們說:『你們是黑龍江人民的安全衛士,你們是抗震搶險的英雄,你們是黑龍江人民的驕傲,在祖國和人民最需要你們的時候,在四川人民最需要你們的時候,在災區人民最需要你們的時候,你們能夠迅速地趕赴現場實施救援,黨和祖國感謝你們,黑龍江人民感謝你們,省委、省政府向你們表示崇高的敬意!』
512名消防官兵,用自己對災區人民的濃濃關愛和對黨的無限忠誠寫就英雄譜。
記者擷取一組鏡頭,再現消防官兵們的英勇。
3次請纓衝在最前方的突擊隊長
鄧立剛,省公安消防總隊司令部戰訓處處長。四川地震發生後,公出在外的鄧立剛3次請戰,省消防總隊任命他為北川戰區地震搶險救援隊副總指揮兼突擊隊隊長。
鄧立剛帶領突擊隊在北川縣倒塌的農貿市場實施救援時,發現樓內有生命跡象。該樓一、二層坍塌,僅存的三、四層已支離破碎,搖搖欲墜。鄧立剛冒著建築二次坍塌的危險,率先衝進坍塌的建築內偵察。碎石瓦礫掉落阻擋搜救進程,他幾經進退,終於在牆角處幾塊斷裂的水泥板下發現了被困者。經過兩個小時的作業,在被困人員的上身剛剛露出的時候,突然發生餘震,一塊厚重的木板被震落,鄧立剛急忙轉身把掉落在空中的木板推開,使被困者免受了二次重創。
8個晝夜奮戰,鄧立剛帶領突擊隊轉移受災群眾720多人,搶救埋壓人員184人,搶救糧食7200多斤、生活用品價值15萬餘元,拆除危房18幢,被北川前指譽為『參謀最到位、指揮最科學、作戰最勇敢』的救援突擊隊長。
懸崖陡壁腳掌被刺穿不包紮
秦海山,齊齊哈爾消防支隊特勤中隊副中隊長。5月17日上午,秦海山接到指揮部命令,有一位藏族老人遇難被埋壓在猴耳洞的山腳下,需要緊急救援。秦海山迅速隨救援隊趕往事故現場。在救援部隊行進到距猴耳洞200多米時,前方由地震造成長達60多米的山體滑坡使救援隊伍無法通行。上面是筆直的山體,下面是七八十米的懸崖,道路在半山腰,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墜崖身亡。秦海山置生死於度外,主動在前探路。他憑借著堅定的信念和超人的毅力,利用繩索和鐵鋌架設了簡單的扶手,使救援隊伍順利通過。
災後現場,餘震不斷,倒塌的建築物雜亂無章,隨時會壓在消防官兵身上。為了及早搶救出房屋倒塌的災民家裡糧食,在無任何挖掘工具的情況下,秦海山顧不得個人安危,帶領大家用手搬動笨重的殘落建築物。手套被粗糙的水泥渣磨破了,尖利的鐵釘刺穿了腳掌,鮮血直流他顧不得包紮。在他的帶領下,官兵們共搶救糧食5千多公斤。
餘震來臨他用身體護住被困人
汶川地震時,哈爾濱市消防支隊顧鄉中隊司機班長張宏宇正在休婚假。剛剛結婚10天,因為發燒沒來得及去度蜜月的他,在5月13日得知總隊選派官兵赴四川抗震救災的消息後,第一時間趕回中隊,赴川參戰。
在漩口鎮變電所搜救被困人員時,他在隨時可能發生餘震、再次坍塌情況下,主動請纓,手套磨破了、手指磨出了血仍舊不停地摳著。突擊隊與地方聯系借來了一臺挖掘機,可缺少駕駛員,無法投入救援行動。張宏宇主動要求駕駛。在水泥廠救援中,由於突擊隊沒有救援工具,救援行動進展緩慢,張宏宇從廠方借來風焊和大錘,帶領戰友先把鋼棍燒紅,然後用大錘砸成錐狀,成為救援利器。
在水泥廠救援中,1號家屬樓五層樓,一層樓全部沈陷坍塌地下,變成四層樓。張宏宇和所有隊員一樣,挖、鑿、撬、鏟,全力搶救被困人員。可就在他們已經將被困人半身都拽出的時候,餘震再次發生,張宏宇和另一名隊長於洋用身體死死護住了正在被施救的人的身體,碎石砸在他們的身上,渾不知痛。經過他和戰友們的不懈努力,終於救出被困人員。
肌肉拉傷雨夜他在棚外蹲守
司令部戰訓處參謀於洋帶領顧鄉中隊官兵前往漩口鎮水泥廠進行搶險救援。他與顧鄉中隊寧昆、楊凱傑兩名乾部始終堅守在一線,看到有的戰士手被震木了,3名乾部就直接替換,親自動手給屍體消毒,並將腐爛的屍體抬出。在此期間餘震發生過10餘次,震感強烈的就有5次以上,但每次餘震都是三名指揮員最後撤離現場,房間內脫落的牆磚不時地砸落到身上,直到後來洗澡時,於洋纔發現腿部留下傷痕。
5月17日下午,剛剛完成水泥廠救援任務返回指揮部,救援隊接到命令:選拔官兵赴銀杏運送物資和給養,指揮部決定自願報名。連日的勞累和沒有特效藥物治療,於洋的胰腺炎開始發作,左小腿肌肉也已經拉傷,可於洋沒有猶豫,毅然請戰,最終被確定與27名官兵奔赴銀杏。
於洋被任命為小分隊的副隊長,行軍中當排頭兵為隊伍探路。兩個半小時後,於洋和突擊隊員到達映秀鎮。此時的映秀下起了大雨,突擊隊員每人只有一件雨衣,晚上只能和災民一樣露宿街頭。一個寬1.5米、長9米的養狗棚成了宿營地,不到20平方米的空間根本容不下28個身負背囊的大小伙子。為了安全,也為了讓其他人能把腿腳伸開一點,於洋等幾名乾部在外面淋著雨蹲了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