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13日訊 針對哈爾濱市諸多停車場隨意設置、隨意收費,多頭管理的無序狀態,有圈內人大膽曝出停車場的『生存狀態』。
多頭管理:『誰家都不明確管』
『城管、交管是停車場主要的審批部門,但他們卻在各批各的』,到每年對停車場例行檢查的時候,『城管管不了交管批的停車場,交管也不會對城管批的停車場過問』……據一位曾經經營停車場七八年的資深業內知情人陸宣(化名)透露,『哈市停車場目前處於隨意設置、隨意收費,多頭管理的無序狀態』。
陸宣表示,哈爾濱市目前有各類停車場500多處,再加上一些小區內的停車場,共有千餘家。目前,哈爾濱的佔道經營性停車場幾乎被五大家包攬———中央大街管理處停車場、秋林地區管理處、哈爾濱火車站站前綜合整治辦管理的停車場、哈爾濱市華通機動車停車場管理所、哈爾濱市城管局道橋處機動車停車場管理所。
陸宣又重點出明兩家停車場的前身———原哈市公安局機動車停車場管理所,現名哈爾濱市華通機動車停車場管理所;原哈爾濱市城管局機動車停車場管理所,現名哈爾濱市城管局道橋處機動車停車場管理所。『這些單位,各自依據本停車場的狀況,制定本停車場的收費和管理標准,所執行的也是本單位的標准。』陸宣表示,『這樣一來,五家五個規矩,哈爾濱幾百家停車場的管理就會出現收費票據不統一、亂抬收費價格等混亂局面。』
『主管部門多頭,經營單位也是多頭。這樣一來,停車場管理不亂纔怪呢!』陸宣無奈地說。
層層轉包:『老板是誰,我根本不知道』
陸宣坦言,層層轉包也是停車場存在的一個大問題。他透露,『能承包到幾十個停車場的人,都是些社會上有頭有臉的人。』但對具體是誰則閉口不談。
『從2000年開始,我承包一批泊位,一個泊位一年能賺五六千。乾停車場一本萬利,去除給老板交的費用,剩下的都揣我自己兜』。『停車場這活兒,憑良心乾就賺不到錢,還辦啥「五證」?買一沓假發票纔不過幾元錢』。
去年,陸宣在江北給兒子買了一套價值30多萬元的房子結婚,自己又在香坊、道裡買了兩套房,『底下的人基本不知道老板是誰,我們承包的停車場,都不知道過了多少手了!』
偷漏費用:『流失驚人,全進個人腰包』
陸宣介紹,根據行內經驗來說,繁華商業區的一個泊位一天能周轉七八次,一年至少也能創造7000多元錢的效益。這筆錢裡面,包括應該上繳國家的稅收、佔道費等,『但非法停車場從沒有交過一分錢』。
以道裡區某繁華商圈內的一家商場門前停車場為例,這家停車場已被有關部門證實是未經批准的黑停車場,在媒體多次報道後仍繼續收費斂財。據陸宣透露,『這個停車場的發票上蓋有「索菲亞停車場」字樣的章。這個老板已經乾一年多了,每天要交納300元的費用。』他表示,『這家停車場根本用不著交稅,交給上一層老板承包費就能圈地收錢。至少30個車位,去除需要的費用,一天淨賺上千元,一年就是30多萬。這些錢全流進了各層轉包人的口袋裡了。』
問責停車場之亂
當我們試圖解剖『哈爾濱非法停車場』這個社會頑瘤時,一些事實越發清晰地浮現出來———管理亂、身份黑、偷漏費……穿透這些紛繁的表象,我們仿佛看到,一條利益鏈在隱約作祟。
社會轉型期,我們可以承受一時之痛、局部之亂,這是社會進步之中所必須付出的代價;但我們接受不了痛而不醫、亂卻不治的麻木。如果要問責,我們會質疑:何人在做著損害公眾利益之事?停車場經營權的發包可否置於公開、透明的環境下……亂的背後還有多少不能言說的『潛規則』?
濫觴不治,禍殃久遠。諸多部門,治不了一個停車場的亂局,發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