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哈爾濱6月13日專電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現在已經受到百姓公認。理財專家提示,想要通過科學理財尋求財務自由的普通百姓,有必要『補習』基礎的財務、投資等知識,來逐步提昇『財商』。
買基金、入股市、置房產、『炒』黃金、投債券,越來越多的投資理財品種湧進普通百姓的生活。然而,眾多非理性的投資者在不具備基本投資理財常識的情況下,看見有人排隊就跟風、聽說賺錢就『進場』。市場的波動起伏給投資者以『警告』,千萬不要輕視投資理財中的大學問,邊學邊『練』仍是當前很多投資者的當務之急。
上海浦發銀行高級理財經理、國際金融理財師李智海說,合理、科學地管理自己手中現有資金的能力稱作『財商』,『財商』的基礎部分由財務知識、投資知識和財務風險管理等構成。
首先,投資者理財應當掌握基本的財務知識。這就需要從記錄自己和家庭的收支明細,了解貨幣的時間價值,掌握分析投資成本和收益的基本計算方法等入手。只有掌握這些基本的財務知識纔能靈活運用資產,合理分配資金的投資比例。
其次,投資者要掌握理財產品基本的操作方法和『禁忌』。現在,越來越豐富的投資品種可供選擇:儲蓄、國債、房產、保險、基金、股票、外匯、期貨等。各類投資理財產品都有著相應的操作規則和獲利方式,其風險和收益也差別迥異。因此,投資者要通過讀書、聽專業講座等方式多學習,務必要結合自身經濟狀況來選擇投資。
同時,投資者的投資理財方式和產品選擇都與其家庭財務狀況、年齡、資產配置狀況和風險承受能力息息相關,要做好財務風險管理和防范。未婚的年輕人可以嘗試投資收益、風險較高的理財產品;處於人生『爬坡』階段的中年人和有養老壓力的人士則更適宜選擇穩定收益的理財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