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13日訊 11日、12日,生活報《『純淨水』不純淨?》系列報道,對『完達山』純淨水防偽缺位導致投訴的問題進行公開曝光後,讀者紛紛致電本報稱,對假冒飲用水表示擔懮,哈爾濱市目前市面上銷售的很多礦泉水、純淨水不設防偽標志,纔讓造假者有機可乘。
現象:礦泉水大多不設防偽標
12日上午,記者接到很多讀者的電話,紛紛反映:『現在市場銷售的礦泉水、純淨水也看不出真假呀,都沒有設防偽碼。』隨後,陸續有多名讀者致電反映除發現『完達山』純淨水沒有設立防偽碼外,他們很擔心在一些小倉買、小食雜店買到的其他品牌的純淨水也是假的。
記者在哈爾濱市各大超市走訪發現,諸如『完達山』純淨水、康師傅飲用礦物質水、世罕泉蘇打水等很多飲用水的外觀上並沒有防偽標識,是真是假根本看不出來。
問題:市場屢現造假者
記者在哈爾濱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稽查支隊了解到,目前很多水廠的飲用水質量都過關,但對於分辨真假問題依然難以解決。廠家打假時往往會到質監部門舉報私自罐裝、生產假冒產品的黑加工點,由執法部門打擊造假者。
但是,業內人士介紹,目前假冒產品無非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利用二次回收塑料瓶非法罐裝;二是使用和知名品牌相像或類似的商標或標識,以誤導消費者消費,這兩種方法的造假者都非常隱蔽,所以打假難度很大。另外,因為增設防偽編碼或標識要增加成本,而飲用水是短期消費品,成本低、利潤低,所以很多廠家不願意確立防偽標志。
建議:規劃設立防偽編碼
對於飲用水市場防偽缺位的問題,記者首先采訪了世罕泉蘇打水的生產廠家,售後熱線的張女士稱,世罕泉蘇打水的真假在外觀上看不出來,只有入口纔會發現,口感不一樣。針對消費者提出的增設防偽編碼或標志的建議,她將向總部反饋,希望將來能被采用。
康師傅飲用礦物質水的生產廠家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因為飲用水市場並沒有設立防偽編碼的強制性規范,所以目前的飲用水廠家很少采用防偽標志或編碼。針對消費者的擔心,他們會向總部匯報,由總部集中規劃設立防偽編碼,以此填補防偽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