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15日訊 14日12時至13時,生活報特邀我國高考填報志願指導專家、哈師大附中高級教師郭建民老師做客生活報新聞會客廳,電話連線考生,為考生填報志願進行把關指導。兩部熱線電話此起彼伏,熱得燙手。家長和考生都想在正式填報志願之前,請郭老師做最後的把關。
郭老師提醒考生和家長,由於二批B屬於合作辦學,學費比二批A高,家長和考生在填報志願時應該考慮家庭經濟條件。
在本報的推薦下,13日,郭建民老師還做客新浪網,對考生提出的問題進行解答,具體解答問題已經在郭建民的博客中公布,考生可登錄郭老師的博客閱讀。
選擇二批B應考慮經濟條件
問:理科考生估分350分左右應該如何填報志願?
答:估分在這個分數段的考生應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發展的高職、高專的專業。目前家長應該獲取這類學校的信息,在第二次填報志願的時候開始正式填報。第二次填報志願時間為7月28日零時至31日24時,所填報的志願是本科三批和所有各批次的高職(專科)院校。
問:藝術類文科考生估分415分,如何填報志願?
答:應將術科大聯考成績和文化課成績結合起來考慮如何報志願,最好的辦法是到各藝術學校進行具體諮詢。
問:理科生估分在480分,如何填報志願?
答:應重點報好二批B的志願,二批A也要選擇分數較低的學校。如果二批B沒有錄取,在三批次也能被一個比較不錯的學校錄取。如果要報考外地的學校,應該弄清楚學校歷年貼近批次的分數線。
問:文科生估分在499分至508分,應該如何填報志願?
答:報考本科二批B比較穩妥,如果想上一所比較有名氣的聯合辦學學校,可以將二批A往上挑一點。
問:文科生估分530分至540分,一批次志願還用填報嗎?
答:這個分數段預計在文史類一批和二批之間,一批次的志願一定要填報,因為考生萬一將分數估低了,沒填報一志願會留下遺憾。一批次志願填報完之後,下一步要考慮家裡的經濟條件,如果條件好可以把二批A報得高一些,用二批B兜底兒;如果條件一般,可以用二批A攔截,在二批A選擇一個分數較低的學校。
問:理科生估分518分,如何填報志願?
答:這個分數的考生一定要報好二批次志願,尤其是家庭條件一般的考生應該緊貼二批分數線填報。
問:我是呼蘭一中的一名理科考生,我今年估分在550分左右,應該如何填報志願?
答:考生估出的這個分數可能在一批和二批之間,一批志願可以填報分數相對比較低的學校。選擇招生數量較多、地域較偏的學校。
問:理科生估分550分至560分之間如何填報志願?
答:估出的這個成績估計緊貼在一批本科線上。本科一批志願應該報低的,如果家裡經濟條件較優越,可以將二批A志願挑起來,因為這個成績報二批B的合作辦學已經比較穩妥,如果二批A報得低的話就容易浪費了二批B的志願;如果不想走合作辦學,不能緊貼一批本科線報考,可以報考比去年一批段低二三十分的學校,可以用合作辦學兜底兒。
問:文科生估分590分至600分之間,應該如何報志願?
答:預計今年文史類一批次最低錄取分數線比去年可能略降,但沒有理科降的分數多,因此考生在填報志願時最好將估的分數減10分,然後再確定填報方向。因為一方面如果分數低了,招考部門不予投檔,另一方面如果報的學校分數高,很難選擇專業。
問:我是哈市平房區一名理科考生,家裡生活特別困難,高考後估分的成績是480分左右,我能上大學嗎?我應該如何報考,如果考上大學可以申請助學貸款嗎?如果能申表,都需要哪些手續?
答:理科488分有可能貼二表A的錄取分數線,應該查看近年來與二表錄取分數段比較接近的學校填報。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高等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問題,為使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能夠順利入學,設立國家助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國家獎學金、國家助學貸款。學生在新學年開學後通過學校向銀行提出貸款申請。需要提供的材料:①國家助學貸款申請書;②本人學生證和居民身份證復印件(未成年人提供法定監護人的有效身份證明和書面同意申請貸款的證明);③本人對家庭經濟困難情況說明;④學生家庭所在地有關部門出具的家庭經濟困難證明。申請金額:原則上每人每學年最高不超過5000元。還款期限:學生根據個人畢業後的就業和收入情況,在畢業後的1-2年內選擇開始償還本金的時間,六年內還清貸款本息。
問:我是一名文科考生,我今年估分在620分左右,只想報考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這個分數報考這兩所學校是否有希望?如果萬一落榜,我可否選擇重讀?
答:620分報考清華、北大有希望但風險也不小。考生目前應該立即和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的招生組取得聯系,了解今年兩所學校在我省的招生情況,再做最後決定。原則上高分考生不宜復讀,國家教育部對於高中畢業生復讀不提倡,因為這些高分學生會擠佔下一年級的教育資源。而高分考生在選擇復讀時應該慎重,如果在高考答題時沒有出現嚴重失誤建議不要選擇復讀。
問:填報志願除了考慮不『瞎分』以外還應考慮哪些因素?
答:填報志願是一項系統工程,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這裡邊有分數因素、學校因素、專業因素、地域因素、就業因素、經濟、身體等諸多因素。在不能求全情況下要學會放棄。要注意從全局考慮,不能僅考慮其中的一兩個因素。上大學要看分,但不能僅憑分數。僅憑分數報的志願,不會是一個好的志願。而家長和考生的一個誤區就是在填報志願時過分看重分數因素而忽略其他因素。如,認為憑最低分走進院校的志願是最好的志願否則就是『瞎分』等等。
問:我是呼蘭區一名考生,我擔心自己估分不准,報志願出現失誤,怎樣避免估分不准造成的報志願失誤?
答:擔心估分不准的考生在給自己定位時還要結合自然排隊法來幫助自己定位。
具體做法是:看自己在學校學年中排多少名?模擬考試時最好排多少名?這次估分排多少名?相當於你這個位置的同學去年、前年高考分數是多少?考入什麼高校?再找既教過你又教過上屆學生的老師了解你和那些同學相比實力如何?需要說明的是考生找位置時,必須參考兩個因素:一是這屆考生和上屆考生相比如何;二是今年招生錄取比例和上年錄取比例相比有什麼變化。這兩個因素考慮進去後,所找的位置會比較准確,再參照你的估分,考生的定位就比較合理了。
問:如何選擇專業?
答:選專業時要和自己的人生職業規劃緊密相連,既要考慮上大學,更要考慮大學之後的發展,因此要有前瞻性。上大學是考生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加油站而不是終點站,選學校、專業必須要考慮到考研、就業和自己將來的長遠發展。
在選擇專業之前首先要剖析自我,即『知道我是誰?我適合乾什麼?我的興趣、特長、潛能是什麼?』,這是選擇專業的重要依據。報考志願時需要考慮興趣、志向、愛好、特長、氣質、性格、身體狀況、經濟條件、相關科目學習成績等多方面因素。
例如,有的同學活潑開朗,有的同學沈靜穩健,有的同學性格急躁……從氣質類型上看,一般來說多血質和膽汁質同學比較適合反應迅速靈活的專業,而黏液質和抑郁質考生則比較適合耐久性和細心謹慎的專業;從性格上說,新聞、外交、旅游、藝術等專業,對於性格活躍善交際、外傾型性格考生較為合適;而數學、物理等一些研究抽象理論學科,要求沈穩和毅力,則比較適合內傾型性格考生。從思維類型看,考生是動手能力強還是動腦能力強?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相比哪個更佔優勢?以理工科學生為例,考生若自己平時喜歡『刨根問底』,喜歡數學的邏輯證明、喜歡思考『為什麼』之類的問題,這樣的考生比較適合於理科,即純理論研究。學生動手能力比較強,喜歡做實驗,做事喜歡按部就班,喜歡數學的計算(套用公式)等,這樣的學生比較適合工科或應用性學科。
由於有的學校專業不分上下,但考生還想把准備報考的不同學校的同一專業分個高低,建議考生到學校實地考察,並且諮詢准備報考學校的招生部門,該專業在學校有沒有碩士點,有多少教授授課,除了了解這些情況以外,考生還可以向已報考學校的大二或大三學生進行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