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哈洽會首次舉辦中俄媒體論壇 代表們話合作謀發展
2008-06-15 11:09:38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馬雲霄 彭溢 杜懷宇 邵國良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鄰居『握手』分外親

  東北網6月15日訊 14日,迎著和煦的陽光,『中俄媒體論壇』在第十九屆中國哈爾濱國際經濟貿易洽談會第一時間開場,也是哈洽會有史以來第一次舉辦中外媒體論壇。兩國主要媒體代表濟濟一堂,氣氛熱烈融洽。這既是中俄新聞界的盛會,也為兩國友好交流增添了新的內容。舉媒體之力,謀世代友好,成為論壇的最強音。

  俄羅斯駐沈陽領事館總領事,俄羅斯《獨立報》、俄新社俄新網等俄羅斯主流媒體及俄羅斯遠東媒體,國務院新聞辦、外交部、商務部、人民日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經濟日報等中央部委及主流媒體,黑龍江日報、黑龍江電視臺、黑龍江電臺等黑龍江主流媒體近百人參加了此次論壇。《全球化背景下的中俄媒體合作:機遇與挑戰》、《深化中俄新聞領域交流推動中俄戰略協作伙伴關系深入發展》等議題引起了與會者的廣泛關注。

  鄰居『握手』分外親。本次會議為兩國媒體人提供了溝通平臺和新的合作契機,中俄新聞界人士不僅在論壇上爭相發表自己的真知灼見,茶歇時更親切交流、互通有無。人民日報社外事局副局長尹樹廣在與俄羅斯《獨立報》第一副總編阿爾卡季·亞歷山大羅維奇·哈恩采維奇交流合作事宜時,其他媒體記者想采訪哈恩采維奇,從小與俄僑為鄰的尹樹廣主動為兄弟媒體當起了翻譯。為了讓俄羅斯媒體更准確了解自己的觀點,尹樹廣在論壇上選擇用俄語演講。而『中國通』、俄新社俄新網主編阿列克謝·尤裡耶維奇·耶菲莫夫也友好地以中文作了演講。

  15日開始,參加論壇的俄羅斯媒體記者將采訪哈洽會,與黑龍江日報、黑龍江電視臺、《伙伴》雜志、遠東經貿導報、伙伴網分別進行座談溝通,建立合作機制。他們還將采訪哈飛集團、哈爾濱電站集團公司等大型企業,並赴牡丹江、綏芬河等地采訪對俄出口輕工加工基地、農副產品加工基地、鐵路口岸等。『我希望可以和記者們一起采訪黑龍江的土地。』俄羅斯駐沈陽領事館總領事穆拉夫斯基·斯坦尼斯拉夫·阿爾焦姆耶維奇說:『中國是個非常精彩的國家,我每次來哈爾濱都非常高興,希望可以和中俄媒體記者作更多地交流。相信論壇結束後,可以從因特網上看到更多對中國的報道。』

  洪磊 深化新聞領域交流『進行時』

  媒體應始終是兩國人民可信賴的有關中國、俄羅斯和雙邊關系豐富信息的提供者。——洪磊

  

  中國外交部新聞司參贊

  『這次論壇舉行之時,正值中俄戰略協作伙伴關系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我們高興地看到,12年來,經過中俄兩國的共同努力,中俄戰略協作伙伴關系碩果累累,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水平。』中國外交部新聞司參贊洪磊在中俄媒體論壇上侃侃而談。

  洪磊說,在中俄戰略協作伙伴關系建立和發展過程中,始終得到兩國媒體的高度認同和大力支持。中俄媒體通過自己的積極努力,增進了兩國人民的相互了解,鞏固了中俄傳統友誼,為中俄戰略協作伙伴關系發展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培植了廣泛的民意基礎。

  洪磊建議,中俄媒體應始終以廣闊的視野關注兩國和兩國關系的發展。應該深入報道兩國在致力於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維護世界和平和推動共同發展道路上的不懈探索,報道中國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和和平發展,俄羅斯振興國家和重振國力,報道兩國在經濟、文化、科技、教育等各領域以及中央、地方各層次合作的新成果。洪磊說,媒體應始終是兩國人民可信賴的有關中國、俄羅斯和雙邊關系豐富信息的提供者。

  洪磊還對促進兩國媒體的交往提出自己的看法。他說,兩國媒體應增加互訪,用切身的視角去感受、報道。洪磊表示,我們鼓勵俄羅斯媒體在華開設分社,增派在華常駐記者。他建議,應推動兩國地方媒體合作,以順應兩國地方合作不斷發展的新態勢。

  楊殿軍 期待合作共贏

  作為置身於黑龍江的媒體,黑龍江日報報業集團一直是中俄交往發展歷史進程中的見證人、記錄者和參與者,並積極投身到這一時代主潮之中。 ——楊殿軍

  黑龍江日報報業集團社長

  『對於中俄媒體間的合作,黑龍江兩岸伸出的友誼之手早已握在了一起。』黑龍江日報報業集團社長楊殿軍侃侃而談。

  楊殿軍說,黑龍江日報與俄羅斯媒體有過友好密切的合作。2006年12月,跨越國界的大型采訪報道《感恩之旅——跨越半個世紀的飛行》由黑龍江日報報業集團和俄羅斯國家及遠東地區報紙電視臺等媒體共同全程參與,報道歷時三個月之久。這次報道的成功是中俄兩國媒體友好合作的結果。

  楊殿軍說,作為置身於黑龍江的媒體,黑龍江日報報業集團一直是中俄交往發展歷史進程中的見證人、記錄者和參與者,並積極投身到這一時代主潮之中。黑龍江日報推出了全方位展現中俄經貿文化往來的俄羅斯專版,該版在中俄文化年活動中發揮了窗口和橋梁作用,也成為黑龍江日報的獨家特色。今後,我們將進一步加強這方面的報道,使之成為中國發布俄羅斯經貿、科技、文化等各領域信息資訊的一個全面且權威的載體,希望能與俄羅斯媒體同行攜手共辦。

  值得一提的是,黑龍江日報印務中心是中國印刷行業百強企業,去年,印務中心與俄羅斯遠東地區合作,做了40萬元人民幣的印刷業務。這是一個良好的開始。印務中心有信心到俄羅斯去辦印刷廠,與俄羅斯同行分享我們的技術和服務。

  去年,黑龍江日報報業集團展出並出版了《俄羅斯漫畫精品集》,楊殿軍說,我們期待著與俄羅斯同行在文化產業、文化藝術交流領域進行廣泛深入地合作,讓各自的燦爛文化成果轉化為兩國人民共同的精神財富。

  巴拉基列夫 媒體合作推動經貿合作

  通過大型活動的策劃、組織,與中方的媒體建立廣泛的聯系和合作關系,希望這種合作的關系發展成常態機制。——巴拉基列夫

  

  俄羅斯《東方金融》雜志社長總編輯

  《東方金融》雜志社長、總編巴拉基列夫在中俄媒體論壇上表示,媒體不應該只是報道重大事件,也應該成為重大事件的組織者。

  巴拉基列夫說,目前兩國關系正處在歷史最好時期,兩國領導人頻繁互訪,兩國政治互信大大增強。媒體是信息的傳播渠道,也是國家與國家、人民與人民之間溝通的重要橋梁。通過兩國『國家年』活動,兩國媒體開展了廣泛而生動的采訪報道活動,通過媒體間的稿件互換,使兩國人民對彼此的歷史、文化、發展現狀有了更多的了解。他說,目前《東方金融》雜志正在醞釀一個重大事件『環太平洋航行』,希望通過這樣的活動,與中方的媒體建立更加密切的合作機制,聯手把俄羅斯介紹給中國。

  巴拉基列夫說,通過大型活動的策劃、組織,與中方的媒體建立廣泛的聯系和合作關系,希望這種合作的關系發展成常態機制。通過兩國媒體的廣泛合作對兩國貿易伙伴關系形成推動作用。

  尹樹廣 共創良好國際輿論環境

  中俄必須應對日益激烈的國際媒體競爭,必須發出自己的聲音,甚至是相同或類似的聲音。——尹樹廣

  

  人民日報社外事局副局長

  『中俄媒體合作是中俄人文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對建立兩國政治互信、形成健康的民意基礎具有重要影響。』人民日報社外事局副局長尹樹廣一語中的。

  尹樹廣說,中俄戰略協作伙伴關系正站在繼往開來的新的歷史起點上。目前,兩國的首要任務是集中精力發展經濟,這迫切需要一個和平穩定的國際環境,特別是相對良好的國際輿論環境。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俄政府和人民是最早向災區伸出援手的國家之一。在此過程中,俄羅斯媒體對災情和中國人民的抗震救災斗爭給予及時、全面和客觀報道,也令中國媒體人印象深刻。

  進入新世紀,面對西方媒體擁有的絕對話語權和信息傳播主導地位,中俄必須應對日益激烈的國際媒體競爭,必須發出自己的聲音,甚至是相同或類似的聲音。這是時代的呼喚,也是歷史的要求。中俄媒體人只能加強協作,迎接挑戰。

  如何發出自己的聲音?尹樹廣建議,加強兩國媒體『點對點』交流合作,尤其要重視兩國毗鄰地區的交往合作;兩國政府應鼓勵雙方有實力的大企業借鑒西方經驗,資助對方國家媒體采訪本國,資助對方國家青少年學習本國語言;積極組織青年記者采訪團;對於經費問題建議兩國外交部門設立『媒體交流基金』,資助雙方媒體人交流、培訓,舉辦雙邊媒體研討會;並探索利用因特網等新媒體擴大合作。

  劉寧 謀合作促發展

  向世界、向我們的友好鄰邦俄羅斯傳播、報道發展中的黑龍江,是我們的責任。——劉寧

  

  黑龍江電視臺副臺長

  『中俄兩國山水相連,黑龍江與俄羅斯友好合作方興未艾,蓬勃發展。謀合作,促發展是中俄媒體共同的使命。』黑龍江電視臺副臺長劉寧在中俄媒體論壇上表達了與會者的心聲。

  作為黑龍江主流媒體之一的黑龍江電視臺是中國最早的三家電視臺之一。多年來,黑龍江電視臺不斷擴大俄羅斯電視媒體的合作,俄羅斯遠東地區可以直接收看到黑龍江衛視節目。

  劉寧說,向世界、向我們的友好鄰邦俄羅斯傳播、報道發展中的黑龍江,是黑龍江電視臺的責任。1993年,黑龍江電視臺創辦了中國惟一一個代表國家向俄羅斯播出的俄語電視節目《你好,俄羅斯》,為中俄友好往來和經貿合作搭建了平臺。今年,黑龍江衛視與俄羅斯最大的私人聯邦頻道RENTV合作,傾力推出一檔講述類電視節目《傳奇俄羅斯》,受到兩國電視觀眾的極大歡迎。

  劉寧呼吁建立中俄地區間電視媒體的交流與合作機制,攜手共同傳播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成功經驗,傳播地區獨特的人文和自然風貌。希望建立中俄媒體間雙邊高層互訪關系,建立聯合制作電視節目的合作關系,建立節目交流關系,建立互派記者異地采訪。

  哈恩采維奇 期待中俄媒體『零距離』

  希望可以從中國媒體那裡得到中國向俄投資的意向、俄向中國投資的條件。——哈恩采維奇

  

  俄《獨立報》第一副總編

  『我是第一次來到中國,第一次來到哈爾濱,哈爾濱的景美、人美、餃子更好吃。』14日,在『中俄媒體論壇』茶歇時,俄羅斯《獨立報》第一副總編阿爾卡季·亞歷山大羅維奇·哈恩采維奇興奮地對記者說。

  『《獨立報》是一份自由派的報紙,在俄羅斯很有威信,它向所有人提供介紹自己觀點的平臺。』哈恩采維奇說,隨著兩國邊貿合作的不斷發展,兩國的媒體間也將會有更多的合作。這次『中俄媒體論壇』就創造了一個很好的平臺,讓我們有機會接觸中國和中國媒體的朋友,希望在今後,我們能夠直接和中國媒體的朋友進行聯絡。希望可以從中國媒體那裡得到中國向俄投資的意向、俄向中國投資的條件等。攜手促進中俄的經貿發展、環境保護等,是中俄兩國媒體應盡的職責。

  馬采恩卡 語言是相互了解的紐帶

  兩國媒體應該承擔起媒體的責任,互通有無,資源共享,用我們的雙手托起兩國世代友好的美好明天。——馬采恩卡

  

  《俄羅斯之聲》國家廣播電臺評論員

  『現在的俄羅斯與中國,普通人民之間的了解還有欠缺,希望能通過語言的學習,增加感情,增進彼此的了解。』作為《俄羅斯之聲》國家廣播電臺評論員的柳德米拉·尼古拉耶夫娜·馬采恩卡剛一拋出觀點就引起了與會者的共鳴。

  馬采恩卡說,中國曾經搞過一個問卷調查,結果有60%的被詢問者不太了解俄羅斯。俄羅斯人民對新中國了解的多一些,但是對於細節也很少了解。『如今隨著兩國媒體的共同努力,這個距離正在縮小。』

  馬采恩卡表示,俄中友好關系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發展時期。俄羅斯人民對中國給予了極大的關注,渴望得到有關中國的更多消息。兩國媒體應該承擔起媒體的責任,互通有無,資源共享,用我們的雙手托起兩國世代友好的美好明天。

  房瑞和 願搭建互動共享的資源平臺

  我們的事業是神聖的,充滿著責任感、使命感,包涵著中華民族的自豪感。——房瑞和

  

  《伙伴》雜志社社長

  『《伙伴》雜志作為新時期第一本國家對俄外宣期刊,其意義正是向俄羅斯人民展示一個和諧向上、繁榮發展的中國。』在中俄媒體論壇上,《伙伴》雜志社社長房瑞和談起自己的老本行顯得十分高興,他說:『我們的事業是神聖的,充滿著責任感、使命感,包涵著中華民族的自豪感。』

  《伙伴》雜志2002年正式創刊。幾年來的發展,無不體現著兩國的友好與真誠。房瑞和欣喜的告訴記者,《伙伴》雜志2005年已經取得了在俄的合法發行權,獲得了使用權100年的俄羅斯合法刊號,並進入了俄羅斯國家發行主渠道。他表示,《伙伴》雜志願意成為中俄媒體互動共享的資源平臺。傳承和弘揚兩國文明,傳播兩國先進文化,增進中俄之間的相互了解,推進中俄兩國戰略協作伙伴關系高水平發展,是我們中俄媒體聯手合作的共同意願和首要任務。

  耶菲莫夫 雙方有責任加強媒體合作

  目前兩國政治互信、務實合作、戰略協作、社會交往等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水平,雙方媒體都有責任和義務加強兩國媒體交流與合作。——耶菲莫夫

  

  俄新社俄新網主編

  俄新社俄新網主編阿列克謝·尤裡耶維奇·耶菲莫夫在中俄媒體論壇上,一開口就以流利的漢語博得了與會者的陣陣掌聲。他說:『俄羅斯與中國有著深厚的感情,中國人民的歡樂與痛苦深深地影響著俄羅斯的人民。俄新社俄新網是俄羅斯較早開辦中文網站的媒體,及時報道俄羅斯的經濟發展現狀。我也欣喜地看到俄新社的稿件經常受中國媒體的關注。』

  耶菲莫夫說,目前兩國政治互信、務實合作、戰略協作、社會交往等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水平,雙方媒體都有責任和義務加強兩國媒體交流與合作,推動兩國戰略協作伙伴關系深入發展。為此,要培養新聞記者的敏感性,提高新聞記者的從業素質。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