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  文衛
搜 索
讓更多的俄羅斯人『讀』懂中國
2008-06-15 13:34:06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張鳴霄 劉述波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6月15日訊 總是在旅游圖片及民俗紀錄片中『看』中國的俄羅斯人,『口味』變了。

  14日,在本屆哈洽會舉辦的首屆中俄媒體論壇上,俄羅斯聯邦駐沈陽總領事穆拉夫斯基的開場白給與會的媒體留下了一道思考題:『當今的俄羅斯民眾「看」中國的標准已經發生改變。他們已不滿足於浮光掠影地了解中國,更希望媒體給他們提供一個新的認識和發現中國的機會。希望媒體精心策劃和篩選的新聞,能讓俄羅斯民眾更多、更深入、更廣泛地了解中國,不僅了解中國悠久的歷史,更了解中國日新月異的今天。』

  中國和俄羅斯是友好鄰邦,兩國都是具有悠久歷史的文化大國。近年來,兩國的文化發展更是日新月異。基於中俄兩國人民相互了解的需要,6年前,一份中俄政府在京簽署的《合作協議》實現了中俄媒體首度牽手。在此協議框架下,中俄互派『中俄友誼之旅』采訪團、簽訂交流信息與合作協定。同俄羅斯共同擁有3000多公裡邊境線的黑龍江,近年來更加大了對俄報道力度,電視紀錄片《睦鄰》已向中俄兩國人民播放。哈爾濱的主流媒體上還為俄羅斯《龍報》設專版傳播新聞。

  『正是中俄雙方媒體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和卓有成效的工作,使中俄兩國人民有了一個相互了解的窗口,同時也為國家間的攜手、為促進世界文化的多樣性樹立了典范』,俄羅斯《獨立報》第一副總編阿爾卡季在昨天的論壇上說。

  交流,永無止境。近年來,隨著中俄兩國經濟的迅猛發展,隨著中俄戰略協作伙伴關系的持續昇溫,中俄兩國人民都有了進一步了解對方的新願望。對於俄羅斯人來說,這種願望已從簡單地『看』懂中國的風土人情,上昇到『讀』懂中國經濟的新層次。據一位俄羅斯媒體記者介紹,近兩年,許多俄羅斯商人想到中國投資,急切希望通過媒體得到中國吸引外資的優惠政策、對俄項目需求等信息,這就需要中俄媒體的合作進一步昇級、信息進一步透明。

  記者發現,國內眾多主流媒體已經認識到這一點並已開始了積極的探索和努力。《人民日報》外事局副局長尹樹廣在論壇發言中提出的合作設想引起與會各媒體的共鳴:一是加強兩國媒體『點對點』合作,不僅是國家級媒體,地方媒體也要積極合作,搭建信息交流平臺;二是兩國媒體的合作應該是全方位的,電視臺、網站、報紙、雜志要同時加大開放力度;三是兩國政府應鼓勵有實力的大企業、大財團資助媒體合作,包括通過媒體資助兩國青少年互學語言;四是要盡快建立中俄媒體交流合作基金,定期舉辦媒體培訓和媒體合作論壇、研討會等。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俄羅斯與東歐廣播中心副主任范冰冰在論壇上還分析了『新媒體時代的合作方式』,提出『培養雙語記者、利用手機電視』等中俄媒體合作新途徑。

  更令人欣喜的是,中俄兩國民間深層次了解的願望正在轉化成行動。昨天的論壇,引起了本地著名學府哈爾濱工業大學的關注。該校專門派201工作室(校際學術論壇)負責人到論壇現場,邀請俄主流媒體負責人為工大學生講座。當場,參會的俄塔斯社、《獨立報》有關負責人初步接受邀請並透露:『與中國大學生溝通,為俄羅斯企業帶回中國高端人纔的相關信息,也是此行的任務。』

責任編輯: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