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支援震區優先復建民生項目 黑龍江對口支援展開
2008-06-20 09:20:58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趙振宇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6月20日訊 記者從有關部門了解到,中央確定黑龍江省對口支援四川省劍閣縣後,黑龍江省對口支援工作快速展開。援建工作中黑龍江省將統籌考慮分步實施,側重於救災、救急、救民,幫助災民恢復生活,發展當地經濟。

  根據《黑龍江省對口援建四川劍閣縣的指導性意見》,黑龍江省爭取在3年內幫助劍閣縣完成援建工作目標。支援劍閣縣的實物工作量要達到全省2007年財政收入的1%以上,年具體投入在5億元左右,采取勞務輸出、技術指導、項目引進等方式,使劍閣縣經濟發展逐步走上正軌並步入良性循環。

  據省民政廳有關人士介紹,國家民政部原確定黑龍江省對口支援成都市溫江區,後國務院核定災情,四川省廣元市劍閣縣受災情況更為嚴重,13日將黑龍江省對口支援調整為劍閣縣。調整後,黑龍江省迅速展開相關支援工作。14日,首批支援物資即從哈爾濱市運往劍閣,對口支援工作組當晚抵達劍閣縣。工作組隨即對劍閣縣交通、水利等重點部門及42個重災鄉鎮進行了全面巡查,了解了全縣教育、衛生、市政設施、民居等受災情況,為援建規劃方案設計提供了准確、翔實的第一手資料。

  對接組確定了3個援建思路:千方百計在保證質量、加快速度的基礎上,為當地百姓建設永久性住房;結合抗災實際和當地發展的長遠規劃,建設現代、實用的學校、醫院、敬老院;組織專家研究防震結構和材料,提高重建房的抗震性。

  據了解,劍閣縣是四川受災最重的18個縣(市)之一。黑龍江省對口支援工作將先側重於救災、救急、救民,盡快復建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設施,同時還將開展污水處理等基礎設施項目建設,科學合理地進行安排,一些支援項目將交叉進行。

  背景資料:蜀道咽喉

  劍閣縣境為劍門蜀道的核心樞紐,號稱『四利之地』、『扼秦川之咽喉』。據記載,在唐、虞、夏、商時期,劍閣屬梁州之域,漢高祖五年,劍閣劃歸廣漢郡,蜀漢昭烈帝章武元年,諸葛亮為蜀漢丞相,因大劍山有險束之路,故立劍閣縣,治所設在劍門,所以又稱劍門縣,歸梓潼郡,屬益州。東晉永和三年,朝廷於晉壽(今廣元昭化)縣境內新置劍閣縣,後歷宋、元、明、清各代後,於民國二年改州為縣,因境內有『劍閣道』聞名於世,而稱『劍閣縣』。

  劍閣縣總面積3204平方公裡,總人口67萬人(2007年),下轄23個鎮、34個鄉。

責任編輯: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