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抽沙機不停地工作著,環境無情地被破壞著。
東北網6月20日訊 耕地上是瘡痍遍布的深坑,濕地中是綿延林立的大小沙堆,灘涂上是嶙峋起伏的建築垃圾,河道上是橫亙而起的攔河土壩……承載了千年女真文明,又孕育了一代纔女蕭紅的呼蘭河,正在靜靜地哭泣著,在它流血的軀體上蘊藏的生命和文化信息,隨著人為破壞越來越黯淡。19日,記者一行對呼蘭河松北區和呼蘭區一段進行了踏訪,看到的一幕幕令人觸目驚心,曾經的魚米之鄉,規劃中的河口濕地,仿佛都已經成了泡影。
遠眺沙山挖沙好忙
驅車駛出呼蘭公路收費站不到一公裡,我們就在左側的原野上看到了一處大沙山,遠遠地就能看到沙山上的鏟車和抽沙管。順著一條陡坡往下行駛,路口的一座農捨中立即躥出了幾條凶悍的大狗,拼命狂叫並追趕著我們的車輛。前行20餘米後,我們發現已沒有通向沙山的路,中間隔著一大片塔頭密布、水清草綠的濕地。濕地這側也不安靜,三個農民正往農用四輪上裝著沙子,這些沙子都是他們從濕地邊挖出的,已經堆成了一片小山丘。『我們挖沙子只是自己用,再往裡走有的是挖沙子的,都是賣錢的。』農民這樣為自己辯解。
在駛往呼蘭二道河橋的一段距離,我們看到不少臨路平房外都立著賣沙子的牌子。遠眺二道河,正在修築的水壩內外,矗立著一座座高達數十米的沙山,這沙山形成的理由有很多,包括挖魚塘、建漁村、修民房,甚至還有疏浚河道等。『我們說不出什麼道理,只知道這裡「晴天刮風沙滿天,陰天下雨一腳泥」,普通老百姓誰敢隨便挖沙子呢,都是當地有頭有臉的人在挖,也沒有人真的來管。』說起挖沙問題,不少農民都大吐苦水。
二道河口沙堆成嶺
來到二道河橋邊,我們看到橋兩側還挺繁忙,二道河與呼蘭河匯流段正在修新的水利工程,大片農田被挖成了土壩;二道河段也在修土壩,灘涂濕地裡形成了一個個大坑。往樂業鄉方向去的路口處,立著『興修水利,保護呼蘭河』的大牌樓,然而令人不理解的是,右側二道河橋下灘涂位置竟然堆積著萬餘立方米的河沙,左側一家農家院裡也堆著數米高的沙山,門口還立著賣沙子的牌子。灘涂上的沙山綿延成嶺,未經衝洗的沙子裡還混雜著河泥,可以看出是新近纔從河中抽取的。農家院裡洗過的沙山黃澄澄的,院中農婦聽我們問來問去,警惕地推說『這沙子都是李小白存在她家的,不賣』。
記者從水務監察部門了解到,沙子從河中或土地中挖出來,是不能直接用於建築施工的,必須經過衝洗或淘洗纔能出售。挖沙者沒有用自來水洗沙的,都是就近用河水洗沙,這就在挖沙破壞環境之後,又形成了二次污染。這種破壞是巨大的,二道河本已瘦狹的河道中,河水已是一片渾黃。樂業鄉的王大爺正趕著騾車往裡走,他抱怨道:『這是啥水利工程呀,原來的路全毀了,挖沙子的左一處右一處,可惜了好好的耕地和池塘,我們現在回家都成問題了。』
運沙車踏出荒漠路
往二道河正在修築的河壩上走,記者看到這條通往樂業鄉的土路已經變成了沙路,路中央留滿了大型貨車碾軋的深轍。從路口到新壩之間,路的兩側還堆著百米長的建築垃圾,不少垃圾都是大塊棱尖角利的混凝土。路左側的灘地裡,挖出了幾個佔地數畝的深坑,裡面積滿了水,邊上還立著一個『施工取土池,禁止游泳』的牌子。這一片都是二道河的行洪灘地,按照有關法律法規,是根本不允許亂堆垃圾和挖坑取土的,但興修水利工程的承包者卻帶頭違禁。『說實在的,如果這一片漲水,這些深坑就是「閻王坑」,任你有再高的水性也是有去無回。』一名農民好心地勸我們不要到附近轉悠。
翻過正在施工的河壩,可以看到一片片沙山。這些沙山連綿起伏,把靠近的樹木和水草全部壓沒,並不斷向種了莊稼的田地蔓延。在一片濕地的邊緣,記者看到小湖中停著兩艘簡易的挖沙船,一些抽沙管『爬上』了一座小沙山。沙山裡側是一片洗沙場,一些新留的運沙車車轍清晰可見,沙場中雜著土色的沙子也顯示著這裡剛剛還在抽沙。記者粗略數了一下,看到附近的11株柳樹都被沙堆埋掉了根部。『前些日子天氣晴熱,這裡可熱鬧了,挖沙運沙把這裡的路都變成了荒漠路。』
非法采沙攔斷河道
前不久,記者曾隨哈市水政監察部門對呼蘭河松北區與呼蘭區之間的一段進行了檢查,發現一處大型的采沙場,竟然將呼蘭河河道用土壩攔住進行非法采沙。19日11時許,記者沿著一條還很泥濘的路,再次來到了這裡,一路上看到不少大貨車正在往外拉沙子。一名正開著鏟車推沙的司機見有陌生人進入,忽然開動鏟車朝記者一行的車推來,地面泥土全被推翻。記者一行下車步行接近巨大的沙山,並通過兩座沙山間顫動的濕沙道往呼蘭河邊走。一個掛著吊瓶的人在別人攙扶下走出工房,惡聲惡語地喝斥著我們,要求我們出示身份證件。幾經交涉,沙場負責人石玉告訴我們:自從上次被檢查之後,他們一直停工,現在是按有關部門的要求,清理采沙現場。
記者一行來到呼蘭河邊,看到這裡數百畝的水面上停著二十餘艘采沙船,抽沙管和浮箱更是數不勝數。沿著攔河壩往河對岸走,可以清楚地看到在河心島中間被挖空,還形成了一個大水坑。雖然已經不再挖沙,但這一片水面還是被堵著,向上游看,灘涂濕地已遭遇毀滅性破壞,全是一處處流沙,大量沙土回流到河道中,還形成了兩處灘壩。大量河泥也被翻攪上來,形成了一排排、一圈圈的土牆,對岸原本豐茂的植被,也大片枯黃地貼在了地面上。
行洪灘地被人承包
記者了解到,幾年前石玉承包了這一片約60?土地,去年哈市進行呼蘭河水利工程,河道取直要通過其承包的30?地,並由此因補償問題產生了糾紛。這事有些莫名其妙,根據相關法律法規,行洪灘地是不允許佔用的,又怎麼就被承包了呢,合同竟然還延續到了2027年。『承包呼蘭河水利工程的人,在這裡挖沙沒有得逞,就開著清淤船在呼蘭河上下以清淤為名挖沙,並在路邊立著牌子叫賣,我們氣不過了纔跟著挖起來。』石玉說,他會和執法部門合作,徹底將這一區域的灘涂清理乾淨,以後再也不挖了,並撤掉所有的設備,別人再怎麼挖他也不眼熱。
據這些采沙人介紹,取直後呼蘭河主河道再不通過這裡,現在這片河道的拐彎處已經形成了多個魚塘,並分屬不同的承包者。『上游大慶方向會經常放水,所以這一片水域還有一些魚,被壩攔住了不會影響魚的正常生存,它們會通過取直河道上下通過。』記者一行走到對岸,找了許久也沒有找到那個據說已經開通的取直河道,倒是在土壩上發現了一些被曬乾的泥鰍和小魚苗的屍體。而下游一些以往經常打魚的農民,也這樣告訴記者:『現在呼河裡很少有魚,即便撈上一條半條,也沒有人敢吃。』
黑白地帶拷問行政
記者在先期采訪中,曾親眼目睹采沙者無視執法人員執法的現場,更有身著制服的人前來助威。一名借清淤名義挖沙的人甚至這樣說:『我是濕地保護專家,因為對呼蘭河的保護哈市政府還獎勵了我一千萬。』是不是這一千萬纔讓更多的挖沙者紅了眼,爭相以這樣的方式『保護』呼蘭河呢?的確有挖沙者質疑:他這樣乾行,我們咋就不行?
一條儲備國有資源的呼蘭河,為什麼會被如此虐待?記者了解到,敢在呼蘭河挖沙取土的人,還都真不一般,除了在社會上跺一腳能招來一批幫手的『大哥』級人物,還有具有市區人大代表身份的民營企業家,正是他們有分有合的折騰,纔把呼蘭河弄成了一片渾水。
呼蘭河不容踐踏
哈市水政監察支隊的景纔支隊長說,每年5月到7月是建築施工黃金季節,非法采沙也就特別集中。『挖掘機一鏟下去就能掙四十多元錢,巨利之下人為破壞屢禁不止,但一時之利卻遺禍子孫後代。』對此,哈市執法人員也在不斷地進行清理,5月27日,水政監察支隊在四次告知違法責任人停工未果的情況下,曾組織多部門執法人員對這裡進行清理,這裡的違法采沙行為也得到了初步控制。『19日,我們還會召集石玉、楊雙來等人,組織相關區水務部門,哈市水務局河道處、監管處等工作人員,具體解決呼蘭河挖沙的遺留問題,爭取盡快恢復這裡的生態環境和水資源環境。』
走出呼蘭河流經的這一片黑土地,記者一行的心情是沈重的,希望有關部門能密切配合,將呼蘭河的生態環境保護得更好。『大頂山航電樞紐工程正式啟動後,松花江哈爾濱市的水位將常年保持在116米,哈市將會在呼蘭河口規劃建設「小紮龍」濕地,展示松花江濕地恢復景觀,豐富的魚類和水禽將在這裡生息。』這個美好的藍圖,離我們究竟還有多遠呢,但願對呼蘭河的治理和保護進展,能使好夢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