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在的紅博地下將成為地鐵必經之路。蘇強攝
東北網6月20日訊 目前全國22個城市建成或有在建地鐵項目,其中很多成功經驗值得借鑒。近日,哈爾濱地鐵建設指揮部邀請國內7城市的地鐵專家,傾聽他們的意見和建議,避免建設工作走彎路
哈爾濱市的地鐵建設,堪稱有史以來投資規模最大、工藝最復雜、施工難度最大的基礎設施項目。為了少走彎路,廣納各家之長建地鐵,日前,哈爾濱地鐵建設指揮部辦公室邀請北京、天津、南京、成都、沈陽、長春等7城市的地鐵公司負責人,召開地鐵工程項目管理研討會,為正在推進的地鐵建設傳經送寶。其中不乏可以『攻玉』的『它山之石』。
融資 可捆綁經營
資金一直是制約地鐵工程的瓶頸。南京地鐵專家許玲介紹了香港地鐵模式:『物業+地鐵』捆綁經營的模式。就是地鐵在開發建設時,同步買下沿線土地進行物業開發。這樣一方面政府可以從土地出讓中獲益,另外一方面地鐵公司也可以從物業增值中獲得大量利潤。
據介紹,南京地鐵到2050年將建1~6線。1號線總投資在70多億元,2005年9月已正式通車。在全國票價最低的情況下,2006年實現票務收入1.1868億元,通過廣告、商鋪等經營收益7000萬元,實現了經營收支平衡。
在建的2號線一期工程就需100多億元,也面臨很大資金壓力。南京市政府不再安排任何資金用於2號線一期工程的建設和運營補貼,項目全部自主經營。南京地鐵公司在2號線建設中沿襲了香港地鐵建設模式,正著手地鐵沿線土地儲備與物業開發籌集資金。
專家們認為,目前哈爾濱應探索多渠道融資方式,打破以往由政府投資、政府建設大項目的固有模式,發揮市場機制在資金籌措中的重要作用。專家們對哈市綜合運用省市共投共建、土地資源轉換、銀行信貸周轉、資本運作融資以及吸引社會資本補充等多種方式的做法給予肯定。
規劃 應方便換乘
地鐵規劃中,方便乘客換乘是最重要的環節。
沈陽地鐵專家張振邦介紹說,自2005年11月起,沈陽地鐵一號線一期工程、二號線一期工程相繼開工。正在建設中的沈陽地鐵車站旁邊都將臨近公交車站,方便市民換乘。乘坐地鐵到沈陽站坐火車,可實現『零換乘』。同時還將建一個綜合的交通樞紐,實現地鐵、城際軌道、公交、長途客運等在此『零距離』換乘。為方便乘客換乘,在車站的兩側分別設置了4個出入口。為使地面上殘障人士方便出入,在出入口分別設有電動扶梯,供殘障人士乘車。
北京地鐵專家丁樹奎介紹說,北京市鼓勵市民將私家車停在四環或五環外的地鐵旁,然後換乘地鐵或城鐵進入中心城區。到2015年,北京市將建成10條包括地鐵和城鐵在內的公共軌道線路,有關部門為此規劃出了26個寬敞的停車換乘站,車主們把私家車停在換乘站停車場,再乘地鐵可以很快到達目的地。
專家提出,哈爾濱市地鐵規劃要目光長遠,建百年地鐵。換乘點要方便乘客,要與周邊建築有機結合,與周邊地區未來發展相結合。預留接口可與大型建築物連接,為使用者提供便捷與舒適的環境。
人纔 需提前儲備
地鐵建得快,人纔跟不上是目前許多城市都面臨的困境。專家預測,每開通一條地鐵線路大約需要各類人纔1300人,這也意味著未來幾年內,全國地鐵行業的新增人纔需求將超過數萬人。
目前全國擁有與城市軌道交通相對應專業的高等院校不到10所,而中高等職業學校還沒有一家設置軌道交通專業。
長春專家姚洪偉介紹說,目前,長春地鐵1號線正在建設中,就已經成立了擁有1000餘人的地鐵公司,但仍覺得人手不足,今年仍將從全國各大院校招納一批專業人纔。
北京專家丁樹奎說,北京是在『地下城』越織越密的同時發現了人纔問題:急缺大量『地下城守護者』,人纔缺口到2015年時將達到3萬人。
專家們建議哈市在地鐵建設、管理過程中,拓寬選人范圍,面向全社會招聘。要充分吸納高層次專業技術人纔,保證項目的順利運行。
哈爾濱市有關方面表示,將有效采納這些意見和建議,結合自身特點,確保地鐵建設科學有序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