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25日訊 銷售眼鏡框架的商家常以進口品牌、工藝和材質好為理由銷售高價的眼鏡框架,但細心的消費者覺察到那些所謂進口的品牌產地卻在內地,有移花接木之嫌。自6月10日起,綏芬河市工商局開展了為期1個星期的全市鏡架銷售市場專項執法行動,共檢查了11戶鏡架銷售經營戶,均有產地、合格證上的地區名不相符的情況,涉嫌商標侵權行為。綏芬河市工商局對其違法經銷商做出行政處罰。
在綏芬河市通天路附近王某經營的眼鏡城內,執法人員發現其經銷的『雷朋』、『都彭』等進口眼鏡眼鏡架的商品價格簽上標示的產地與商品合格證、海關報關單表示的不符。經核實,其經銷的眼鏡架存在偽造產地等違法行為。綏芬河市工商局立即對未出售的進口眼鏡架予以沒收,並對銷售商罰款2萬元。
責任編輯:張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