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26日訊 為了有效控制『白色污染』,從今年6月1日起,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告別了免費塑料袋,實行有償使用制度,同時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厚度小於0.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這樣一來,白色污染將得到很大的改善,但與此同時,卡類回收方面還是一片空白。
市民曹小姐說,她打開自己的錢包一看,全是各種各樣用PVC制作的會員卡,有健身的、美容的、KTV的、服裝鞋帽的等等。現在持卡消費非常普遍,恨不得每個店面都鼓勵顧客辦理本店的會員卡,以便享受打折等優惠。被人稱為『刷卡一族』的劉女士說,前些天她特意挑選了一款多卡位的錢包。大部分會員卡都有使用期限的,但一些會員卡的使用率很低,沒使用幾次就過期了,一看過期就順手扔掉了,根本沒想到污染的問題。
在教化電子大世界記者看到,很多攤床都販賣各種網絡游戲充值卡,很多網絡游戲的充值卡都是用PVC制作的。一經營者說,一般每天都能賣出去幾十張,最多的一天能賣出幾百張。一購買充值卡的人說,他經常來買游戲充值卡,充值卡充完值後就沒用了,有些卡上的圖案很漂亮他會收藏起來,但大部分都扔掉了。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大部分發卡單位沒有設立回收廢棄卡服務。一健身會館的工作人員說:『我們沒有回收廢棄卡的服務,持卡人也沒有向我們詢問回不回收卡?』一服裝專賣店的工作人員說:『我們不回收廢棄的會員卡,即使回收了,我們也不知道送到哪裡去?』
有關社會學者說,除了上述的幾種廢棄卡,還有一些銀行卡、電話IC卡等也成為『廢棄卡大軍』中的一員。有資料表明,國內目前每年都會產生幾億張PVC卡,這些卡作廢後相當於幾百萬噸垃圾。由於可降解卡的成本很高,故大部分制作的PVC卡都沒有進行降解處理。這些廢棄卡埋入地下後,不僅會破壞土壤,幾十年不可分解,而且還是一種資源浪費。要想解決這一問題,回收利用是主要的解決辦法。現在回收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即使一些廢棄卡內夾有金屬芯片也能回收利用。人們建議,有關部門應鼓勵多成立回收廢棄卡的公司,不僅能產生效益,而且起到保護環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