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26日訊(姚國峰 記者杜筱) 26日,黑龍江省衛生系統對口支援劍閣縣實施方案全面啟動,黑龍江省衛生廳派出的65名醫療衛生防疫人員將於6月29日飛赴四川劍閣縣,全力協助當地醫療衛生恢復重建工作。
記者26日從黑龍江衛生廳了解到,根據國務院汶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對口支持方案和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以及省委、省政府關於對口支援地震災區工作的具體要求,省衛生廳負責四川省廣元市劍閣縣的醫療衛生支援工作。副廳長索天仁率隊實地踏查42個鄉鎮10醫療機構,深入了解醫療衛生人員、房屋、醫療設備等情況後,確定了5個鄉鎮衛生院為重建單位,其餘醫療機構為幫建單位,向省政府提出了重建、幫建相結合的支援建議和預算,並經省政府批准納入了省政府對口支援規劃,實行統籌管理。還迅速制定了對口支援方案,盡快為災區恢復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功能。
方案確定了統一部署、統籌規劃、按需支援、分級負責、分步實施、需要多少就支援多少的原則,確定了『三個三』制度,即每三個醫療衛生單位為一個批次,每個單位派出需要人員的1/3,每批人員工作三個月,地市醫院負責扶持縣級,縣級醫院負責扶持鄉鎮。經過精心挑選,業務強、技術精的第一批醫療衛生技術人員65名(其中醫療54名,衛生11名的醫療衛生技術人員)於6月29日將趕赴劍閣縣開展支援工作。支援工作分兩階段實施。第一階段總投資1740萬元,重新建設10600平方米的5個鄉鎮衛生院。同時,援助醫療救護、防疫應急車輛和X光機、B超等基本必需的醫療救治設備121臺件;第二階段在三年內恢復和幫建27個醫療衛生機構,並繼續援助醫療救護、防疫應急和必備醫療救治設備,提高受援單位的醫療技術水平和標准。
方案要求,2008年 7月底,建立健全醫療服務體系,開展基本醫療服務;到9 月底,全面完成災區縣、鄉臨時醫療機構建設,基本恢復正常醫療服務秩序;到12月底,災區醫療服務體系全面恢復,臨時業務用房基本設備和技術人員配備比較齊全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