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北網6月26日訊 25日,高考成績公布了,家長和考生的心情也隨著孩子的成績起伏著。黑龍江省心理諮詢師協會的心理專家指出,依往年經驗,一些考生會出現應激性心理障礙,但他們中的絕大部分人都不會向專業人士求助。專家指出,應激性心理障礙如果處理不好,將造成長遠的心理創傷。
考得好需冷靜
『孩子考了好成績,家長在高興之餘更要冷靜對待,應適當地將孩子的興奮度降一降溫。』心理專家表示,家長應該幫助考生清楚認識到,高考的勝利,不等於人生的成功。『高考只是一個起點』,前面道路上更是人纔濟濟。當務之急,是確定真正的人生目標,並從精力上和知識上做好迎接大學生活的准備。
另外,家長也不要過多在他人面前誇耀,以免無形中對孩子造成壓力。而應該和孩子一起通過各種渠道,多了解大學尤其是考入的學校的學習、生活狀況,做好一定的計劃,使孩子的心理有一定的准備。另外,還應該讓孩子在家裡多進行一些基本家務的訓練,以放松精神,同時為上大學後的獨立生活做好准備。
考砸了別抱怨
還有些考生,平時學習挺好,而考試卻沒有發揮出正常水平。這部分考生往往很難接受自己的成績,表現為不肯出門、脾氣不好、不願說話、晚上做噩夢等等。專家表示,人體具備一定的心理康復能力,但如果當事人的心理承受能力較差或創傷程度較深,則不易自然痊愈。此時,人就會變得抑郁、憤怒、極為內疚,個別人甚至會出現胃痛、頭痛、失眠等軀體表現,這些都是應激性心理障礙的癥狀。
對這部分情緒反應異常的孩子,專家告誡家長:考生本身的心理壓力已經很大,切忌在其面前流露出失望或抱怨的情緒,也不要把鄰居或朋友家孩子的分數拿來比較。對一些出現情感疏遠、拒絕交流的孩子,家長應鼓勵他們多開口,盡量聊一些輕松愉快的話題。而個別心理問題較嚴重者,則需要進行專業治療。
家有落榜生,家長也必須及時調整心態,正確地認識現實。既然考試已經過去,既然錄取已經無望,何必再一個勁地唉聲嘆氣呢。家長一定要讓孩子從自己的言行中體會到:成敗並非只此一舉,盡量淡化落榜對家庭的影響,盡快恢復健康、向上的家庭生活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