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科教·就業  >  科教
搜 索
佳木斯女孩在上海高考作文打滿分傾倒大上海
2008-06-27 11:25:54 來源:東北網-生活報  作者: 王萌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6月27日訊 今年高考,一篇名為《他們》的上海高考作文竟得到了滿分。這篇作文在網上公開後,引起了轟動。網友對這篇名為《他們》的高考作文評價是『行文流暢,有真情實感』,『是近年難得一見的佳作』,據說許多觀者忍不住落淚。而寫出這一佳作的考生名叫黃莎,來自我省佳木斯市。三年前黃莎從佳木斯市考入上海大學附屬中學,一直在該校住讀。26日,記者撥通了黃莎的班主任老師、也是她的語文老師盧松齡的電話,他詳細介紹了這名得意弟子的情況。

  打滿分在情理之中

  『誰都知道高考作文想打滿分是很難的事情,但得知黃莎同學的成績我並不覺得奇怪,應該說作文一直就是她的強項,大家都覺得她的高考作文分數會很高,所以,她能打滿分也不是偶然的。』話語中盧老師掩示不住喜悅的心情。

  據他介紹,黃莎所在的上海大學附屬中學是市重點高中,但並不能算是老牌的名校。三年前,也就是2005年,黃莎以優異的成績考入這所學校,成為3000名外地考生中的一員,她也是該校招收的最後一屆外地考生。

  『剛入學時,黃莎就表現出了不同於一般孩子的語言天分。』盧老師說。黃莎在同學中文筆好是公認的,剛入學不久,她的作文因為經常被老師當作范文讀而嶄露頭角,後來她因為經常給學校的廣播站投稿,而擔任學生會廣播部部長。

  盧老師介紹說,黃莎特別喜歡讀書,閱讀范圍廣泛,對中外的文學作品都有涉獵。『有些看來可能與高考關系不大的書,她也會興致勃勃地閱讀。』黃莎比較喜歡的作家是錢鍾書和張愛玲,『你與她聊這方面的內容,往往會有意外的驚喜。』

  『她讀書不是簡單地消遣,而是有目的地消化、吸收。』盧老師說。據介紹,黃莎的一個習慣是喜歡記筆記,在她的寢室裡面有成摞的讀書筆記。

  『思考對於一個高中生來說很重要,寫文章不就是思想的流露嗎?』在采訪中,盧老師一直在強調思考的重要性。據說,黃莎寫作文的時候願意表達自己的見解,重視在思想層面上的挖掘,而在表現技巧上並不喜歡炫耀。


 

  關注弱者富有同情心

  盧老師說:『黃莎的作文水平在同年齡的學生之上,這與她投身社會實踐是有關聯的。黃莎在學校,不僅認真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而且在校外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比如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關注弱勢群體,這種大環境讓她的視角既拓寬又聚焦,從中覓得了鮮活的素材。』

  熟悉她的老師說,黃莎是一個優等生,人正氣,有責任感,還寫過入黨申請書。

  因為現代的孩子人生閱歷都比較淺,為了給他們拓寬視野,積累寫作的素材,學校組織了許多的社會實踐活動。如到寶鋼參觀,到部隊參觀,黃莎都積極參加。『特別是黃莎還特別關注社會底層人的生活,這一點從她的作文裡能看出來。』

  在黃莎的作文裡有這樣的句子,『他們背起書包,小心翼翼地融入城市的生活。可是卻在「城市人」異樣的眼光中,第一次明白了戶口與暫住證的區別。』應該說要是沒有對民工生活的一定了解是寫不出來的。

  盧老師說:『其實今年高考汶川地震應該是個熱點,許多孩子見到《他們》這個題目首先就選擇了這個立意,黃莎要寫汶川地震也沒有問題,但她並未趕潮流,沒有選擇這個相對更熱的熱點,而是寫了更能打動她自己的民工子女,說明她是個責任感很強的有心人。』

 

  竟是個理科生

  盧老師評價她的性格特點是樂觀不張揚,隨意不隨便。據介紹,黃莎的父母是佳木斯電業系統的職工。三年學習黃莎一直住校,父母不在身邊,至於上海有沒有親屬就不太清楚了。

  『她在學校各科成績都比較優秀,沒有太偏科的,要說到偏科,只能說偏文科,因為實際上她是個理科生。』盧老師笑說。

  黃莎是從網上得知自己的作文成績的,但是並沒有像別人想象的那樣驚喜。

  盧老師說:『她當天晚上給我打來電話,只是向我表示感謝,並說她得了作文滿分,這符合她的性格。因為成績並沒有最後發布,現在慶祝還為時尚早。而且,以她的實力,作文成

  績不會低於65分,得滿分也只能提高總成績幾分而已。』

  據盧老師介紹,黃莎已經回到了佳木斯,靜待高考成績的發布,大約要在28日前後纔能見分曉。盧老師說:『能寫出這麼感人的作文,說明黃莎的競技狀態調整得不錯,她一定能考出好成績。』


 

  滿分作文創造兩個第一

  滿分作文是怎樣出爐的,記者采訪了上海負責評卷、招生的有關人士。

  據這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人士介紹,到目前為止,這篇作文至少已經創造了兩個第一,一是10萬份考卷裡的唯一一個滿分,二是三年來上海考區的第一個作文滿分。

  據介紹,2005年,上海市高考曾出現了一篇滿分作文,但專家認為那篇文章的觀點有點偏激,作文得分為68分,因考生書寫比較好,加了2分書寫分,最後作文得分為70分。今年上海高考作文滿分還是70分,黃莎的高考作文並不是一開始就得到滿分,後來經過專家組的激烈討論,文章的思想深度和朴實的文字贏得所有閱卷老師的贊賞,纔獲得了滿分。

  據記者了解,每一篇作文都要先經過兩位老師初評,差異達到7分是一個分界。按程序,電腦把試卷分給兩位老師之後,兩位老師的評分是互相看不到的。如果出現差異,一般的做法是對待7分以內的分差,就給一個平均分,但對於超過7分的差異,文章要提交給閱卷組長進行復評,或再經過中心組的討論,最終給出分數。而一開始打分就比較高的作文,如在65分以上,必須提交到閱卷中心組進行仲裁,一般需要中心組成員集體討論、全體同意纔行。可以說,高分作文特別是滿分作文的打分是十分謹慎的。

  據介紹,黃莎的作文在首輪評分中最高獲得68分,上海考區采用電腦閱卷,根據規則,一旦第一、第二位老師的評分超過規定誤差,試卷會轉到第三名老師處評分;若還是超過規定誤差,則提交到作文閱卷組組長處評閱;仍有歧義的,拿到閱卷中心組仲裁。

  這篇文章後來在閱卷中心組裡被從頭到尾朗讀一遍,閱卷專家當場被感動,中心組專家經過激烈討論,最終決定給這篇文章滿分,這篇文章也成為上海今年近10萬份考卷中唯一的一篇滿分作文。

  有關人士說,今年上海的命題作文激活思辨,作文題『他們』,構成整張試卷一個亮點。寫『他們』,既使命題有效地與以往的各種習作區分出來,也是以全新的視角,激活考生的情感與思考,引導考生走出個體和小我,學會關注他人,學會以多元視野關注社會。黃莎的作文恰恰符合命題者的初衷。

  有關人士說:『這篇文章的高明之處,就在於視角獨特,關注農民工的人很多,但是關注農民工子女的人卻很少。作文在客觀描述、合理想象之中又飽含真情實感,不愧為上乘之作。』

[1]  [2]  [3]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張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