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28日訊 近日,由市委宣傳部、市精神文明辦、市公安局聯合向哈爾濱市各界公開征集的『十大交通陋習』活動結束。機動車搶行造成路口堵塞、行人鑽跨或翻越交通護欄兩項交通違法行為,分別列於『機動車十大交通陋習』和『非機動車、行人、乘車人十大交通陋習』首位。針對『十大交通陋習』的評選結果,哈市交警部門表示,將通過廣泛宣傳,進一步提高廣大群眾的交通安全意識。通過文明勸導,讓市民逐漸養成遵規守法的意識,通過依法取締違法行為,規范交通參與者的交通行為。交警部門同時向廣大市民發出倡議『文明交通,從我做起,向交通陋習說「不」』。
『十大陋習』征集社會反響強烈
『十大交通陋習』征集活動開展以來,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廣大市民通過書信、網絡等渠道紛紛向組織單位表達他們的看法與意見。一些熱心群眾在參與此次活動的同時,還專門附信對城市的道路交通建設和管理提出了許多寶貴意見。這些意見與建議已轉到相關單位予以答復。通過這次活動,我們可以感受到,有越來越多人在關注我們城市的道路交通環境,大家對平時交通活動中發現的這些交通陋習,都是深惡痛絕的,對主管部門取締這些交通陋習是支持和贊成的。同時我們也意識到,面對城市道路交通形勢的不斷變化與發展,道路交通硬件建設、職能部門交通管理水平、群眾交通安全意識,以及各相關職能部門的協作與配合都有待進一步完善與提高。只有全社會共同參與,職能部門密切配合,市民綜合素質普遍提高,我們纔有可能徹底消除交通陋習這一影響城市形象的『頑癥』。
五成交通事故源自駕駛陋習
記者從交警部門了解到,每天哈爾濱市因交通陋習導致的交通事故不在少數,以爭道搶行和變道不打轉向兩項駕駛陋習為例,輕則車輛追尾、刮碰,重則車損人亡,因此導致的交通擁塞更是司空見慣。據交警部門統計,每天發生的交通事故中,十之八九與這兩項駕駛陋習有關。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在路上行駛的車輛,只要路口、路段、車行道一堵車,就有個別車輛駕駛人駕車往鄰近不堵車的車道並線,或超車時不考慮安全車距,不考慮這樣是否會威脅到別人的安全,於是因強行變更車道或超車導致的交通事故屢屢發生。再比如一些出租車為了『搶活兒』,見路邊有人揮手,也不管自己的車在第幾車道,剎車急停在路中央上客,極易引發交通事故,乘客上車也不安全。行人的違法行為更是讓交通險象環生,其中行人鑽跨和翻越護欄最為嚴重。以撫順街與安發橋交叉口為例,過街天橋近在咫尺,行人禁行標志清晰可見,可偏偏有人視而不見,一意孤行,多起行人在此被撞傷和死亡的交通事故,仍不能讓後來者警醒。此外,像開車打手機、看電視,導致注意力不集中,引發的交通事故也不在少數。據交警部門統計,交通事故中有五成源自交通陋習。
教罰並舉行人、非機動車交通陋習
此次征集的行人『十大交通陋習』,像行人鑽跨或翻越交通護欄,非機動車不依次等候交通信號、越線停車,行人、非機動車闖紅燈,隨意穿行道路等交通陋習,本身就是交通違法行為。這些群眾反映強烈的交通陋習,形成並非一朝一夕,如果僅靠交管部門的嚴管嚴罰,難以立竿見影。為有效糾正人們的交通陋習,此次交警部門將采取前期教育勸導,後期集中處罰的方式進行。先期計劃在全市一、二類道路,設立多處『行人、非機動車文明過街』示范崗,全天由執勤交警、協警員、青年志願者對行人、非機動車不規范過街的行為人進行教育和勸導,對於拒不接受勸導,繼續實施違法的行為人,再依法進行處罰。對於乘車人的交通陋習,交警部門將依托『五進』宣傳,即走進社區、學校、企業、農村等,宣傳交通法規,營造全社會輿論氛圍,讓廣大群眾逐漸樹立起文明交通意識。
嚴管嚴罰機動車『十大陋習』
針對機動車『十大陋習』中的相關違法行為,哈市交警部門表示,近期將組織警力依法進行重點取締。在機動車『十大陋習』中有一些不是嚴重的交通違法行為:像機動車不避讓行人、機動車隨意鳴喇叭、駕車時不系安全帶、吸煙和打手機等行為,這些行為不一定會導致嚴重的後果,但卻侵害了他人的交通權益,乾擾了他人的正常生活,是一種極不文明的交通行為。此次,交警部門對這些不文明的違法行為將依法進行取締,對機動車不避讓行人、機動車隨意鳴喇叭、駕車時不系安全帶、吸煙和打手機等幾項交通違法行為分別處以50元罰款和駕駛證記分的行政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