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30日訊 省審計廳不斷強化發展意識和服務意識,圍繞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布局出臺了加強對財政資金,區域經濟發展和產業規劃資金,大項目資金,涉農資金、資源、環保、生態建設資金,民生資金審計,加強對黨政領導乾部和國有企業法定代表人經濟責任審計,加強對金融、外債的審計監督等八方面重點舉措。日前,省審計廳廳長李希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出臺八項措施是「集中精力抓發展,圍繞重點求突破」的工作要求,審計部門將把促進發展、維護發展、服務發展、保障發展作為審計工作的首要任務。』
對財政資金的審計監督一直是審計工作的重點之一。『今年,我們將以財政支出審計為重點,關注預算編制的科學性、完整性和透明度,預算分配的公平性和合理性,促進增強預算的約束力。』李希龍表示,同時將關注轉移支付資金分配的公平性、公正性,促進建立科學規范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實現基本公共服務的均等化;關注部門預算、政府采購、國庫集中收付和收支兩條線管理等財政改革制度執行情況,揭示改革過程中出現的普遍性和傾向性問題;關注財政制度和政策層面的問題,通過評價制度的合理性、科學性和政策的有效性,注重分析審計發現問題的深層次、體制性原因。李希龍說:『適應政府職能轉變以及財稅法律、體制和管理方式發展變化的要求,以財政綜合預算為主線,以部門預算為基礎,以政府采購和國庫集中收付為關鍵環節,今後將有選擇、有重點地向效益審計延伸,促進公共財政框架體系和財稅管理的完善。』
加強對區域經濟發展和產業規劃資金的審計監督,促進新型經濟發展戰略格局的形成是今後審計工作的著力點。李希龍說,今後將加強對四大經濟板塊建設項目資金運行全過程的審計監督,及時向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反饋四大經濟板塊建設相關政策落實情況,促進依法行政,提高辦事效率,消除『中梗阻』現象,確保經濟發展區域規劃戰略及相關政策得到全面落實。堅持『全面審計、突出重點』,結合預算執行審計、專項資金審計和行業審計,加強對各級財政投入四大經濟板塊建設資金、九方面重點任務資金的籌集、分配、使用等環節的審計,嚴肅查處滯撥、截留建設資金(基金)問題。在真實性、合法性審計基礎上向資金使用效益延伸,把因管理不善、決策失誤造成的嚴重損失浪費以及國有資產流失問題作為審計重點,圍繞經濟發展區域規劃的總體思路,對立項決策的科學性、項目建成的效果性進行審核和評價,抓住影響效益的突出問題深入剖析,促進提高資金使用效益,保障發展速度。
加強對大項目資金的審計監督,緊緊抓住能夠牽動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民生工程、基礎設施、新型產業基地、高新技術產業、現代服務業和推動沿邊開放的大項目開展審計和審計調查,及時介入,跟蹤問效。以資金運行為主線,揭示和反映大項目建設過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將核准立項、土地征用、環境影響評估、落實投資主體和資金籌集等方面的問題和信息及時向政府反饋,為大項目建設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緊緊抓住省級重大項目金融平臺進行審計和審計調查,促進國家開發銀行開發性軟貸款的借、用、管、還工作,提高貸款償還能力,從體制、機制和制度層面深入分析制約項目建設的問題和原因,站在宏觀層面提出切實可行的意見和建議,為領導決策當好參謀。
據李希龍介紹,今年還將加強對涉農資金的審計監督,加強對資源、環保、生態建設資金的審計監督,加強對民生資金的審計監督,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加強對黨政領導乾部和國有企業法定代表人經濟責任審計,促進責任政府建設是目前審計工作的重點之一。李希龍說,今後將圍繞強化對權力的制約和監督,進一步搞好黨政領導乾部和國有企業法定代表人經濟責任審計。加大對公權力大、財政資金多的地區、部門單位領導乾部進行經濟責任審計,對其任職期間貫徹落實和執行經濟社會發展的有關政策情況,『顯績』和『潛績』,進行客觀評價,督促領導乾部履行職責,積極推進各項政策措施的落實。加強對重點國有大中型企業和國有控股企業領導人員的經濟責任審計,促進企業依法核算,真實反映資產負債損益狀況;加強對國有資產管理的監督,規范國有資產變現,防止少數人損害國家、集體利益,造成國有資產的流失。
『今後還要加強對金融、外債的審計監督,促進建立健全風險防范機制。』李希龍說,審計部門將定期跟蹤審計貸款企業,保證軟貸款資金安全完整,按期還貸,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確保我省與國家開發銀行金融合作進展順利。加強對國債專項資金使用和管理情況的經常性檢查,充分了解和掌握有關項目資金下達和項目完成情況,大力查處擅自挪用國債資金,用國債置換其他已投入的資金,隨意擴大工程規模,拖延工期,留下資金缺口等行為,確保國債專項資金實現專戶存儲、單獨設賬、單獨核算、封閉運行和按期歸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