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說明】圖為崔軼楠(左二)在考試現場送學生進入考場。
東北網7月1日訊 最高704分,最低606分,全班高考平均664分,1人赴牛津大學就讀,2人通過美國GRE考取美國大學,2人赴新加坡國立大學就讀,國家級競賽三等獎1人,理科競賽省一等獎4人,省二等獎14人,英語全國競賽一等獎2人,哈三中高三·23班目前已確保有30%的同學考入北大、清華……
哈爾濱新聞網訊(本報記者)今年30歲的崔軼楠,長像要比實際年齡『小』很多,以至於學生們都戲稱她為『打入老師內部的同學』,就是這樣一個剛剛『出道』7年的小老師,卻以『孩子王』的角色將這個『童話』班級締造成為了全省矚目的『狀元班』。崔軼楠兼任該班班主任和語文老師,該班科任劉子遠、曲偉成、苗曉霞、沈鴻、董新軍等個個都是教學上的『超一流』高手,大家為了23班能夠取得好成績都作出了自己的最大努力。在哈三中高三學年主任閆宏斐的提議下,23班教師組經常碰頭,研究每一名學生的特點和弱項學科,由這一科老師『承包負責』,直到學生恢復信心,把『弱項』變成『強項』。高三階段,三中每天都派一名科任進駐班級答疑直到晚8點,23班這些老師就自發地進行小型考試,及時填補知識漏洞,付出雖然辛苦,但他們收獲的卻是最低分606分,倒數第二名就是639分,平均664分名列全省第一的高考成績。
哈三中高三·23班的班刊《蘸著陽光寫童話(第二部)》在高考結束後正式『出爐』,受到了該校同學的狂熱追捧。班主任崔軼楠告訴記者,學習好並不完全能代表23班的特點,玩得好也是該班的一大特色。當然,這個『玩』不是簡單的玩鬧,而是要玩出『特色』,玩出『素質』。
接受采訪時,崔軼楠認為,培養學生的發展能力遠比單調的高考分數更重要。歌唱比賽,23班贏得了省級一等獎;戲劇節,23班的《歌劇魅影》、《等到戈多》風靡全校,當時的演出光碟至今仍是校園裡的『搶手貨』,賣出所得還捐給了患病的校友;汶川地震,23班捐款數額是學年之首;他們還被評為市『優秀班集體』……
『班級參加這麼多活動,在高三還撰寫班刊,真的不影響學習嗎?』記者問,『勞逸結合纔是理想的學習狀態!「高分低能」不是哈三中培養學生的方向,全面發展,能以飽滿的青春熱情和健康的心態面對挑戰,纔是真正的人纔!』崔老師說。
學生們都很喜歡崔軼楠,從第一屆到現在的第三屆,孩子們都叫她『小崔』。對於崔軼楠來說,每個學生都像自己的孩子———端午節,她給全班每個人都煮了雞蛋,准備了五彩線;中秋節,每位同學都享受到了『小崔』送來的米旗月餅;聖誕節,她給每個同學寫了一封信,附贈一顆棒棒糖;對家庭貧困的孩子,她自掏腰包買來全套的高考復習資料,這個學生最後高考考出了671分;08高考前夕,崔軼楠特意為全班每個人准備好全套考試用筆,並為每個人寫上一張賀卡,給學生加油打氣……
崔軼楠說:『我在哈三中這樣一個溫暖的大家庭裡成長,我一定會把這樣的溫暖傳遞給我的學生,培養出更多更優秀的高素質人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