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圖片新聞  >  經濟旅游圖片
搜 索
老國企的新生命—齊重數控裝備公司重生之路
2008-07-01 15:21:26 來源:東北網  作者:朱丹鈺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編者按:集中心思求發展,圍繞重點求突破。5月15日起,東北網記者圍繞我省農業現代化建設、工業現代化建設、加快我省交通建設步伐等內容深入農村、廠礦、口岸等地進行深入采訪。從6月1日起,本網將陸續推出系列報道。

  東北網6月28日訊 題:老國企的新生命——記齊重數控裝備股份有限公司重生之路

     記者 朱丹鈺

齊重數控已經成為國內機床行業的龍頭企業

  曾經,四、五十歲的人都有過這樣的就業經歷:能夠進入大型國有企業是一種榮耀,是一種象征。現在,大學生就業難是個不爭的事實,但卻有網絡調查顯示,願意當工人的大學畢業生不足千分之三。也許這個數字並不能說明什麼,但只要提起國有企業,『不景氣』似乎成了一些國有企業的代名詞。

  在黑龍江,有這樣一家國有企業:職工開著企業獎勵的轎車上班;每天在四星級標准的飯堂用餐;優秀職工每年享受幾十萬元的薪資標准……這不是虛幻的理想,在齊重數控裝備股份有限公司,這些畫面很平常,看得見、摸得著。

  職工戲言『三資企業』

  曾被稱為我國機床工業『十八羅漢』之一的齊重數控裝備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位於東北老工業基地齊齊哈爾市的老國企。在上個世紀90年代,企業效益一落千丈,廠區內雜草叢生,到處是一片衰敗的景象。沒有周轉資金,技術水平落後,設備嚴重老化,無法生產產品,連年虧損。職工發不出工資,人纔大量流失,員工戲稱企業是『三資企業』——一年只開三次工資的企業。

  1999年,40歲的劉建榮出任齊齊哈爾第一機床廠(改制後稱為『齊重數控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的廠長兼黨委副書記。當時企業負債8100多萬元。

臨危受命,盡心竭力。三年多的時間裡,劉建榮經常早上七點就開始工作,一年中大部分時間都在外跑市場,但是企業積重難返,不是全憑意氣與時間就能治好的。

  當時黑龍江省提出『分塊突圍』的國企改制方針,盤活企業有效資產,將企業有效資產與企業分離。齊齊哈爾第一機床廠抓住這一機遇,拿出工廠一部分優良資產、設備、技術、銷售資源等,由齊齊哈爾市財政局聯合中國機電出口產品投資公司等6家社會法人單位入股,組建起了『齊重數控裝備股份有限公司』,承接齊齊哈爾第一機床廠的業務。

  改制走活了一盤棋。以後的齊重數控裝備股份有限公司在劉建榮的主持下建立起現代企業制度,齊重數控員工除銷售副總和總工程師等極少數人是原班人馬外,其他員工都通過重新內部競聘或外面招聘而來,成立初期只有700多人。

  抓住企業重生的命脈,2001年齊重數控把新招來的大學生收入定為本科1000元、專科800元,而當時在崗的人員平均工資纔400元。劉建榮有他自己的理解,沒有好的收入水平就不會有好的人纔,現在企業花錢找人纔,將來人纔帶給企業的效益是成倍增長的。

  為了激勵高層管理者、各基層單位一把手,2002年開始,齊重數控實行了年薪制,打破原來的分配機制,取消檔案工資,實行績效工資。齊重數控還推出首席工人制度,在全廠30多個一線生產部門通過基層民意測驗打分推薦,評選出優秀工人擔任首席工人,獎勵2萬元獎金,任期一年,月薪近萬元,為企業作出重大貢獻的人員還獲得一臺轎車作為獎勵,而他們中的一些人還不到30歲。

  通過齊重數控團隊的努力,齊重數控取得了穩健的發展,1999年觸底反彈、2000年實現工業總產值1.4億元、2002年達到2.5億元……在齊重數控工作了30多年的老葛師傅說,『三十多年來,目睹了企業的興衰榮辱,但從未見企業有這麼好的形勢。』

  一年只開三次工資的『三資企業』永遠成為了歷史。


 

  團隊引領『創新企業』

  『公司毀掉了用了50多年的產品圖紙』!這是一個驚人的消息,齊重數控的職工心裡沒了底,這又是劉建榮和他的團隊乾出的一件大事。

  2003年,劉建榮親率企業技術骨乾,對國內外多家機床企業進行調研。通過科學分析和對市場的把握,劉建榮認識到,企業的生命歸根結底是產品,企業要生存就要靠產品說話,產品創新要由高品質向高品位轉變,他決定對傳統產品進行一次全面徹底的規劃,將用了50多年的產品圖紙一次性廢除。

  『要用我們自己的技術支橕我們自己的企業!』廢掉圖紙後,劉建榮馬上組建了技術中心,技術人員一律采用IT工作模式,應用CAD、CAPP三維動態仿真等現代化手段實現了設計信息化。

  2004年,技術人員通過消化吸收國外機床先進制造技術,總結公司多年制造經驗,按照產品模塊化、通用化的發展要求,終於創新開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立、臥兩大類機床產品發展新『型譜』。

  隨著技術創新的不斷深入,齊重數控在分離式、重載荷、高精度的床身結構設計與制造技術,超重、高精度、高剛度靜壓導軌的設計制造技術等大量核心技術上實現了重大突破。目前,世界上只有齊重數控可以生產總噸位超過550噸的數控重型雙柱式車銑床,可以加工直徑為25米的大型機組部件,多家國外企業來齊重數控參觀學習。早在1989年,劉建榮第一次去德國機床企業深造時曾暗暗發誓,總有一天我們會讓德國人來我們的工廠學習。如今,他的這個願望終於實現了。

  客戶簽約『品位企業』

  在看到了齊重數控的員工食堂時,一位同行曾經感嘆,即使在省城的高級酒店,這樣的環境也是不多見的。

『品位企業』的『星級』食堂

  齊重數控員工食堂美名商務中心,一層是普通工人的餐廳,每餐四菜一湯,葷素搭配,吊棚垂拱,水晶做飾,寬敞明亮。二層自助餐廳,供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使用,餐布潔白,花香飄散,器具精美。三層均是VIP包房,主要招待重要客戶和潛在客戶,雕梁畫棟,燈光柔和,氣氛高雅。

  齊重數控的一位副總笑著對記者說,你們或許會說我們建設豪華樓堂館所,但是,這個餐廳自建成後,凡在這裡用餐的客戶都順利的簽下了合同,從沒有一份落下的。

  不僅食堂如此,齊重數控的車間也是詩意盎然的。用劉建榮的話來說,建設『星級』食堂和生態車間的目的都是在於建立一個有品位的企業,這樣的企業纔能有高素質的員工,纔能生產出高品位的產品,這是企業定位的問題,我們不認為是鋪張浪費、奢靡揮霍。


 

  老總打造『聯合企業』

  齊重數控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發展時期,人們急切的期待著企業的進一步自我突破。就在這時,一份公告又讓人們目瞪口呆,這份公告是天馬股份發出的,公告上清楚的寫著,天馬公司將以自有資金按每股2.22元的價格向齊重數控股份有限公司注入資金30069.90萬元,用於增資擴股,持有其65.12%股份成為控股股東。

  齊重數控這麼好的形式為什麼要讓手他人控股呢?劉建榮有他的打算,企業的下一步發展需要加快技術革新的速度,而這種速度需要大量資金的投入,單靠齊重數控自己是無法突破這個瓶頸的。

  『純國企具有天生的痼疾,盡管齊重數控建立起了現代的企業制度,但純國有企業的性質未變,攜手天馬後的齊重數控將成為一家混合所有制企業,產權會更明晰。』劉建榮這樣回答給所有有疑問的人。

  『齊重數控將以最大的努力和最快的速度,使企業保持告訴可持續發展;以最大的努力和最快的速度,使員工的經濟收入達到國際同行業發達國家水平;以最大的努力和最快的速度,把企業打造成國際知名、世界一流的重大裝備及國防裝備保障產業化基地。』劉建榮再次說出齊重數控的遠景目標時,滿眼的自信。

  記者手記:『折騰』是一種精神

  『敢折騰纔有機會,經折騰纔能成長,善折騰纔能成功。』這是掛在齊重數控辦公樓內的一個條幅。二十幾個漢字卻概括了一個企業走出困境、走向輝煌的秘訣。

  什麼是『折騰』?在采訪的過程中,記者看到了齊重數控的領導和員工用他們的行動在詮釋這個詞語。『折騰』就是他們在實踐中思考,在總結中創新;『折騰』就是他們永不滿足現狀、對美好未來的開拓與追求。

  『折騰』是一種精神,一種力量。能夠從過去一個負債累累、面臨倒閉的企業,變成今天一個朝氣蓬勃、不斷向前的企業,齊重數控人靠的就是這種不折不扣的『折騰』精神;靠的就是這種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折騰』力量,不斷地努力著、拼搏著、前進著;用行動、用效益書寫著一個個奇跡和輝煌。

[1]  [2]  [3]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張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