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拆"金字塔"鑄"金元寶" "北大荒"用稻殼實現節能減排
2008-07-02 17:29:12 來源:東北網  作者:劉曉波 高長利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7月2日訊(劉曉波 記者高長利) 在北大荒米業公司,一個個罐狀的容器嘖嘖稱奇。銷售經理師軍釋疑:『這個罐是用稻草、稻殼等材料混合制成的,特環保,它就像個「保姆」,大米呆在裡面,老舒服了。』

北大荒米業三江制米廠稻谷儲存倉

  在稻米加工行業,稻殼的身份是『下腳料』。擱在以前,不是被作為廢料扔掉,就是被當作垃圾燒掉。對周邊環境造成污染的同時,處理這些稻殼還成為企業一個大『包袱』。

  作為全國最具規模的稻米深加工企業,北大荒米業依托墾區優質水稻基地,遍及墾區的30多家制米廠,年可『吞吐』稻谷300萬噸。『我們在生產過程中,每加工1噸大米,就會產生0.2噸稻殼。如果對稻殼不采取措施,幾年來的稻殼堆在一起,比埃及金字塔還大。』生產技術部王文利風趣地說。

  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碧水藍天。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企業,成了北大荒米業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問題。

  2002年,北大荒米業率先提出了『稻殼全利用』的奮斗目標,通過拉長稻米產業鏈條,發展循環經濟,圍繞稻殼做足文章。

  為此,他們先後與華東理大學、吉林大學、瑞士布勒研究中心等大專院校和科研機構建立了『產學研』聯盟,全力推進稻殼等衍生品研究開發,如稻殼硅,有機肥,白炭黑、活性炭、稻殼棒、防火材料、環保包裝等。稻殼加工,高科技唱了主角,將稻殼發電、稻殼烘乾等技術在節能減排中發揮作用,稻殼實現了『吃乾榨淨』的目標。

北大荒米業生產車間一角

  2002年,北大荒米業率先在二九一制米廠建立了總裝機容量1000千瓦,5臺燃氣發電機組,年發電達180萬度的發電廠,拉開了熱電聯產的序幕。目前,北大荒米業建設的九個發電廠總裝機容量6000千瓦的稻殼發電群,年處理稻殼2萬噸,節約標准煤1萬噸,減排二氧化碳排放量2萬噸。

  除了稻殼發電項目外,北大荒米業所屬30多個制米廠烘乾設備進行翻天覆地的改造:重新設計烘乾塔;完成從燃煤爐到燃稻殼爐的更換;對供熱系統進行改造……緊緊抓住節能減排、清潔生產、資源節約等關鍵環節,強力推進稻殼全利用工作。截至目前,北大荒米業投入專項資金1000多萬元,項目建成後年可節約標准煤5.64萬噸,減排二氧化碳11.28萬噸。通過對取暖鍋爐的改造,北大荒米業還解決了冬季辦公區、生產區供熱問題。

  如今,這不起眼的小稻殼真正成了墾區的『金元寶』。

責任編輯:張昭

【專題】珍惜能源 倡導節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