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2日訊 哈爾濱市在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建設上,采取築高審批門檻的手段,擋住『電煤老虎』,切實落實科學發展觀,全力打造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據哈爾濱市發改委介紹,目前,將在該市建設的高用能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必須通過節能評估及審查,對未進行節能審查或未能通過審查的項目將不予批准或核准,其他固定資產投資項目也必須進行節能登記。
根據國家和黑龍江省的規定,哈爾濱市決定通過築高投資核准『門檻』,禁止高耗能項目進入。6月1日起實施的《黑龍江省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管理暫行辦法》規定,在該省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審批或核准權限內年綜合用能2000噸標准煤或年用電500萬千瓦時以上的項目(含新建、改建、擴建項目)必須進行節能評估和審查。各級發展和改革部門、工業經濟管理部門負責相關的節能審查等工作。
據了解,對應進行節能審查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由省、市有關部門委托有資格的諮詢機構進行評估,具體評估須過項目是否符合有關節能法律、法規、規章和產業政策,有無采用國家和省已明令禁止或淘汰的用能設備以及國家和省產業政策限制內的產業序列和規模容量或行業已公布限制(或停止)的工藝,采用節能新工藝、新技術、新產品等情況;項目用能總量及用能品種和結構是否合理;項目能耗指標是否超過國家和省規定的最高能耗限額,是否達到同行業國內或國際先進水平;項目是否符合國家、省和行業節能設計規范、標准;單項節能工程項目(如熱電聯產、集中供熱)和民用建築能耗指標是否符合國家和地方有關標准等『五關』。若有一項達不到要求,則不能通過節能評估。普通投資項目須節能登記。對年綜合用能2000噸標准煤或年用電500萬千瓦時以下的項目,實行節能登記管理。有關部門對未按規定進行節能登記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不予審批、核准或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