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3日訊 日前,黑龍江日報接到依安縣農民反映,今年春天,黑龍江瑞雪糖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瑞雪糖業)從國外引進先進技術,在依安縣直播種植6萬畝甜菜。在種植戶翹首期待中,人們卻吃驚地發現,有的地塊先長出來的不是甜菜苗而是雜草。僅僅數日,瘋長的雜草就迅速掩蓋了稚嫩的小苗。『鬧草荒了!』面對荒原一樣的甜菜地,種植戶既著急又束手無策。那麼,在高科技、新技術條件種植下,為何還會出現草荒?記者對此事進行了深入采訪。
甜菜地變『草原』
瑞雪糖業所在地依安縣位於松嫩平原北緣,土地肥沃,適宜耕種。瑞雪糖業是甜菜制糖企業,甜菜種植是依安特色種植中最主要的作物。
依安縣紅星鄉是這次草荒最嚴重的鄉鎮之一。在種植大戶鄭樹明的帶領下,記者來到了他的甜菜方(方:當地普遍叫法)。從遠處看,地裡一片翠綠,走近纔發現原來是雜草,扒開40厘米高的雜草,手指尖大小的甜菜苗露了出來。據鄭樹明介紹,他這片地一共270畝。他說,現在正是農忙時節,地裡的農民產地、拔草忙得不可開交,而他卻看著滿地的雜草乾著急。
農民今年種的甜菜長的是雜草。
種植大戶鄭志全的甜菜方位於文化村村南,在這片面積為300畝的甜菜方裡,長滿了節骨草、水敗草、澇豆秧、灰菜、刺菜和線菜等雜草,最高的草已有50厘米高,澇豆秧爬得滿地都是。鄭志全扒開草,露出了幾株枯萎的甜菜苗。他帶著哭腔說,承包這片地,他貸款6萬元,借款6萬元,如果不及時根除雜草,這些錢就打水漂了。
隨後,記者又來到紅星村村委會西側李大波的甜菜方,地裡新打的機電井和噴灌設備一應俱全,草荒使這些設備成了擺設。同樣深受草害的還有合發村的趙大剛和崔小子,受害面積總共近2000畝。
記者采訪中發現,緊挨著鄭樹明甜菜方有幾壟甜菜不但長勢喜人,地裡乾淨得幾乎見不到草。鄭樹明說,這是用最傳統的直筒種植方法種植的。記者看到,這種方法種植的甜菜苗長得有10多厘米高,最大的葉片如成人巴掌大小。
傳統種甜菜長勢良好。
什麼因素導致了草荒
這些種植大戶為什麼不自己想辦法除草呢?鄭志全說,從整地到中耕、播種、田間管理和收獲等等,全由瑞雪糖業負責,種植大戶只管提供地塊,其他的全部不用管。再者直播這種種植方法,普通的農業機械根本插不上手,大型設備只有瑞雪糖業有。
文化村村書記王興說,甜菜是糖廠讓種的,說是一條龍服務,可出現問題了,現在又不管。
據紅星鄉主管農業的副鄉長夏順青介紹,該鄉今年的甜菜種植任務是2.6萬畝,其中直播6000畝。因為現在甜菜苗太小,等它長有4片葉時,纔能噴藥,否則草沒藥死苗就被藥死了。
瑞雪糖業原料部申經理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直播技術種植甜菜在國外已經用了半個世紀了,比照紙筒種植減少人工,減少成本,產量還高,第一年做小面積試驗效果非常好,今年公司從國外購進4臺整地機械和5臺播種機械,計劃種植1.5萬畝做試驗。縣裡領導知道這件事後,要求多搞,面積就擴大到6萬畝。正常播種時間是4月20日至5月10日,可是由於面積擴大機械少,播種時間就延長到5月20日,整地不好也是一個原因。由於春旱,縣裡答應的打井,上噴灌設備,可這些均沒到位,這些綜合因素造成了草荒。申經理說,現在除草劑已經買了,等苗長到4片葉時,就可以噴藥了。
草荒考驗政府
趙大剛說,草荒事件發生後,他們這些種植大戶多次到紅星鄉政府和瑞雪糖業尋求解決辦法,鄉政府讓找瑞雪糖業,而瑞雪糖業的答復是再等等。時不待我,農民等得起嗎?
『同樣是草荒,別的鄉鎮已經跟農民簽訂了賠償協議,而紅星鄉也沒有了當時種植時的積極態度,不但不想辦法幫農民解決,還讓這兒找哪兒找。』鄭樹明說。
據依安縣農業產業化辦公室副主任張偉介紹,依安縣今年的甜菜種植面積為30萬畝,其中直播的有近4萬畝,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草害。草害不影響甜菜苗生長,人工除草難度太大,只有噴藥,噴上藥就好了,農民就是太著急。
事隔半個多月,記者再次致電紅星鄉甜菜種植大戶。鄭志全說,現在只剩下5成苗了,沒死的苗已經長了8片葉,草又長高了不少。5月20日來噴藥的了,噴100多畝就停了,藥根本就沒當事,草沒藥死。現在還挺著呢,沒有辦法。
依安縣委一位主管領導對記者說,草荒事件不僅種植戶著急,政府更著急,已經多次開會研究解決辦法,請相信政府一定會解決好,甜菜是依安的支柱產業,這是發展中出現的問題,吸取經驗教訓,有利於將來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