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真情時刻
搜 索
哈市公安局二次赴川抗震救災特警服務群眾紀實
2008-07-03 17:27:37 來源:東北網  作者:金鋼 章黎明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7月3日訊 題:忠誠鐵鑄就 赤心金打成——哈爾濱市公安局二次赴川抗震救災特警隊服務受災群眾紀實

  金鋼 章黎明

  巴蜀蒙難,鐵軍馳援。

  5月28日,哈爾濱市公安局第二批赴川抗震救援隊的200名特警,按照公安部的部署,接過第一批赴川特警的接力棒,滿懷著家鄉人民的重托,從北國冰城疾速出發,經過五天四夜4000公裡的摩托化開進,經過七省兩市,穿越險段深谷,終於提前趕到四川災區並迅速投入抗震救災和維護治安工作,他們用對災區人民真誠的情懷,譜寫了一曲曲愛民助民的壯麗凱歌。

  哈市女特警的溫情療好了災民受傷的心靈

  在哈市二次入川的200名特警中,還有10名女特警。從6月5日開始,她們奉命來到300多名群眾居住的成都市金牛區受災群眾集中安置點執行勤務。

  一到這裡,她們就迅速熟悉工作程序,做好安保巡邏工作。當她們了解到這些受災群眾都是來自汶川、北川、都江堰等重災區時,就用女性特有的細心和溫情,積極為災民提供幫助,安撫他們受傷的心。

  家住都江堰水利府院的90多歲高齡的老夫婦林明安和羅桂芳,最先引起女特警崔安娜、於琳娜和張冰心的關注。地震使老人的房屋嚴重損毀,已經無法居住,家人都在地裡忙著農活兒,沒空兒總來照顧他們,這令他們感到非常不便和孤獨。

  看到這些,女特警們主動幫他們打飯、洗碗、整理床鋪、洗頭、剪指甲,不忙的時候還陪二老聊天散步,使老人家感到很愉快。

  87歲的楊明福老大爺也是從都江堰來的災民,當老人端著臉盆顫顫巍巍地走向水池准備洗衣服的時候,女特警崔安娜迅速迎上去接過盆子,主動要給大爺洗衣服。老人忙攔住說:『汗衫太髒了,還是我自己洗吧!』崔安娜說:『您別客氣,我們來就是為你們服務的,以後有事兒您老喊我一聲就行。』當她將洗得乾乾淨淨、晾得乾乾爽爽的衣服還給老人時,老人激動地說:『我是真有福啊,黨派戰士把我從廢墟裡救出來,又派特警來照顧我,你們真是比親人還親啊!』

  81歲的老人陳興元來自都江堰市,患腦血栓三年了,行動十分不便。老人每天都要服用心腦欣膠囊,這藥是他的救命藥,可是地震後老人的藥就斷了。

  特警經過詢問得知,三年來,陳大爺一直都是在都江堰市的一位江醫生那裡拿藥,可地震使他們失去了聯系,而這種藥在藥店裡根本買不到。眼看老人的病情愈加嚴重,這下可急壞了特警們。病情不能等,特警二大隊民警任麗巍、崔安娜主動要幫助大爺找藥。她倆通過多方查找,終於與江醫生的家人取得了聯系,得知江醫生現在成都,他們立即乘車趕往江醫生的住處。

  當女特警將藥交到陳大爺手中的時候,大爺熱淚盈眶地說:『都說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啊,你們就是我的福啊!』

  半個多月的時間,女特警們和受災群眾相處得親如一家,她們邊工作、邊服務,每天早起晚睡,連續工作長達13個小時之久。至今,已為災民服務450餘次。雖然非常辛苦,但她們始終面帶微笑,她們正用無私的親情,把來自哈爾濱的關愛在災區這片土地上傳播開來。


 

  拆除危房去隱患換得平安暖人心

  都江堰市是此次汶川大地震中受災最重、損失最大的城市之一。昔日旅游城市,而今滿目瘡痍。不斷發生的餘震一些危房隨時都有倒塌的可能,嚴重地危及到當地群眾的安全。

  6月14日,都江堰市下起了大雨,使原本坑窪不平的街路泥濘不堪。正當特警們冒雨在這裡執勤時,迎祥村林斌、林靜兄妹來到特警危房拆除現場求助。原來,在地震中他們家有3名親人身亡,今早剛剛下葬。他家的大門、圍牆現已出現多處裂縫,極易倒塌,但家中人手少,實在無力自行拆除,便急忙來求助。哈爾濱市公安局特警支隊支隊長范國傑聽完民警的匯報後,二話沒說,立即從特一、特二兩個大隊抽調25名特警趕到現場。

  到了現場,他們發現這處危房的拆除難度較大,圍牆緊鄰公路和入村路口,過往車輛和行人較多,圍牆距離住宅不到3米,門斗上方距入村唯一的電線只有20公分,且門斗重達七八噸重,需要大型挖掘工具纔能將其拆除,如拆除不當很可能砸毀住宅或中斷供電。

  針對這種實際情況,范國傑支隊長組織大家一起研究制定拆遷方案,他們充分考慮到了倒塌方向、落點等因素,並多方聯系找來了挖溝機。隨後,他們冒著大雨、顧不上吃午飯,在對現場進行封控後,開始組織拆除工作。

  伴隨著隆隆的機器聲,圍牆和門斗被順利拆除,特警們用手搬、用鍬鏟,將碎石瓦塊逐一清理乾淨。雨水、泥水、汗水浸濕了特警們的制服,手上、腿上不時被石塊劃破,他們也全然不顧。

  經過3個多小時的緊張工作,危房隱患終於消除。村民都說:『地震後,我們天天都得從這裡進出,就怕院牆倒了傷人,哈爾濱特警為我們全村人去了一塊心病啊!』群眾還自發地送來了礦泉水、香煙,並挽留大家吃午飯,都被特警們一一謝絕。望著特警拖著疲憊的身軀離去的背影,村民們發自內心的高喊:『謝謝哈爾濱特警!』


 

  我們都是您的兒子

  6月12日,哈市特警五大隊民警在受災群眾帳篷區,走訪受災群眾,幫助解決難題。在對一個帳篷的探望中,竟意外地遇到了英雄易大東的父母。

  大地震發生時,易大東也被埋在廢墟中,一個沙發倒在他的身上,給了他生還的機會。同事們迅速對他進行營救,但因為缺少設備進展緩慢。而此時,附近受災學校急需更多人救援,易大東從人們的喊聲中知道了一切,他堅定地對營救他的同事說:『我這裡不用管了,先去救學生!』

  兩個小時過去了,救援的先頭部隊和吊車趕到這裡。可是,學校更需要他們,易大東再次把生的希望留給了學生。26個小時過去了,許多孩子獲救,而英雄卻失去了寶貴的生命。

  易大東的事跡,深深地感動著哈市的特警們。特警們說:『大爺、大媽,不要難過,大東走了,你們還有我們——哈爾濱市公安局巡警支隊特警五大隊的全體民警,我們都是您的兒子。

  特警們解決了二位老人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難,幫助他們重新將帳篷固定,還找來磚頭鋪在地面上阻隔潮氣,大家又將身上的錢集中在一起,為老人買來了礦泉水、面包、水果和其他生活必需品,並向老人捐贈了500元慰問金。臨別時,特警們還留下了聯系電話,與老人結成了幫扶對子,他們要用實際行動,讓失去兒子的易德元、餘會茹二老重拾家庭的溫暖。


 

  女孩卡住小手 特警伸出援手

  6月14日下午兩點多鍾,正在巡邏的哈市特警四大隊四中隊長黃昕接到指令:在成都火車北站進站口處,有一小女孩的手被安檢機器卡住。接到指令後,他立即帶領特警劉成寶、郭佔成趕到進站口。

  在現場,小女孩的手指被安檢機卡住,血順著手指往出淌,女孩疼得哇哇大哭,她的母親正不知所措。見此情形,民警立即將圍觀群眾疏散開,一邊與火車站的安檢技術人員聯系,一邊安慰小女孩。

  過了一會兒,車站安檢技術人員趕來,用工具將安檢機滾輪撬開一個縫,可女孩疼得又將手指往裡插了一下。黃昕試著拉了拉小女孩的手,但機器卡得太緊,實在不能抽出來。特警又和技術人員一起,將安檢機滾輪卸下,終於將女孩的手抽了出來。

  黃昕抱起小女孩就向趕來的急救車跑去,劉成寶、郭佔成也趕緊幫著他們將攜帶的大包送到車上。臨別時,女孩母親連聲道謝,周圍群眾則給予哈市特警熱烈的掌聲。


 

  警戒保平安護送挑重擔

  隨著重建家園工作的展開,各地返鄉災民也逐漸增多,每天都有近千名災民到成都火車站返家,站前廣場人滿為患。

  為保證震後社會治安穩定,保證受災群眾的人身、財產安全,赴川特警支隊將三個特警大隊的警力派駐到成都車站駐紮,為受災群眾擔負護送任務。

  6月20日,載有近200名在外地養傷的汶川、北川、映秀地區災民的列車駛入車站,傷員中很大一部分是老年人,還有一些腿部受傷的傷員,他們大都身體虛弱、行走不便,而當地民政部門派來的醫護人員和擔架不夠,特警們馬上集合前來支援。

  一名映秀的老大娘在地震中腰部受傷,不能行走,在列車上一直躺在擔架上,由於車門狹窄,擔架不能使用,5名特警立即登上列車,按照醫生的要求,半跪著用手將老人托出車廂。一名體重近200斤的汶川男子腿部骨折,為使他順利轉車,4名特警找來一把椅子,將他從火車上抬下,又抬上轉運汽車。

  6月21日早,在成都火車站前廣場執勤的哈市特警三大隊民警在巡邏中得知,當天上午將有4批因地震受傷被送到外地救治的災民,將在這裡轉車返鄉。大隊領導獲悉後,馬上帶領全隊民警盡全力做好對傷員的幫扶工作。

  7時36分,從浙江寧波來的列車進站;8時10分,從湖南長沙來的列車進站;8時30分,從昆明來的列車進站;10時35分,從武漢來的列車進站。4批來自不同省市的群眾,有漢、彝、藏、苗等民族,有老、中、小不同年齡段,有截肢、癱瘓等各類病人,共計200餘人,隨身的背包就有700餘件,他們將踏上返回綿陽、德陽、綿竹、江油等地的客車。

  哈爾濱特警們象對待親人一樣,給受傷的群眾以最大的慰籍。對沒有吃飯的群眾,特警們還泡好了方便面、買來了面包、火腿腸,讓他們吃飽了再上路。

  汗水在特警們臉上滑落,親情在警民心中湧動。

  與3位親戚一起回阿壩家鄉的藏族青年阿勇紮西握住特警隊員的手說:『是共產黨、是人民警察讓我們體會到了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我們要帶著對你們的感激重建家園!』


 

  冰城特警助災民熱誠舉動暖人心

  6月19日晚上,正在成都站前廣場執勤的哈市特警四大隊民警黃偉、張叡,看到一對老夫婦正攙扶著艱難地走著,其中的男子還拄著拐杖,表情十分痛苦。見此情形,特警們連忙上前詢問他們有什麼困難需要幫助。

  經了解得知,這位婦女叫崔遠華,拄拐杖的是她的丈夫林輝,他們家住在都江堰市堤馬橋鎮,地震使他們家的房子成為廢墟,丈夫的右腿也被砸折了。他們這次是來成都看病的,身上沒有多少錢,天都快黑了,他們也沒有找到便宜的住處。

  特警黃偉和張叡對崔遠華說:『沒事兒,大娘,你的家裡遭了災,我們從哈爾濱千裡迢迢來到這兒,就是幫助你們度過難關的,你跟我們來吧,我們給你找住的地方。』說著,二人將包接了過來,背著林輝來到站前的攀鋼賓館。

  特警們正在幫著辦理入住手續時,恰巧被賓館負責人遇到,當了解了情況後,被哈市特警的愛民情懷所感動,當即破例免了房費。安排好住處後,特警們得知二人還沒有吃飯,又立即下樓買來食品,還特意回到駐地,拿來了家鄉慰問送來的紅腸。特警們的舉動,感動得夫婦二人熱淚盈眶,賓館的服務人員也連聲稱贊哈爾濱特警真好。


 

  一次偶然的求助一生不變的關懷

  從綿竹市隨打工的母親來到成都的6歲小女孩鄧馨怡,22日這天顯得格外高興,因為來自哈爾濱的特警們給她送來了學習用具、衣服和玩具熊,更讓她高興的是,她從此有了一個特警舅舅——哈爾濱市公安局特警支隊一大隊的夏禹。

  大地震那天上午,鄧馨怡的媽媽楊芬為了幫家裡忙農活,剛從成都打工的飯店回到綿竹市拱星鎮泉樂村的家。地震發生時,一家人正在屋裡吃飯。大地發生劇烈顫抖,他們扔下碗筷就往外跑,等再轉身時,家裡的兩層小樓已經變成了一片廢墟,所有的家具和電器都被砸得面目全非,唯一值得慶幸的是他們一家人逃過了此劫。

  面對眼前的一切,他們哭作一團、不知所措。

  為了躲避不斷發生的餘震危險,她和嫂子帶著女兒回到打工的飯店。前兩天的晚上,嫂子帶著孩子出去玩,走得遠了些,回來時竟找不到路了,正巧遇到來四川參與抗震救災的哈市特警支隊一大隊的民警。特警們一路打聽,一直將她們送了回來。在閑聊中,特警們了解到她們受災的情況,就一直掛在心上。

  22日上午,趕上串休,特警一大隊的民警紛紛捐款,到商場買來了衣服、玩具和學習用品,忙到中午,大家顧不上吃飯,冒雨來到小馨怡媽媽打工的飯店。當他們將這些東西交給小馨怡時,她和母親楊芬既感動又驚喜,沒想到一次偶遇竟引來這麼多的關懷。

  夏禹是此次哈市赴川特警中年齡最小的,今天剛滿20歲,當她得知這個情況後,馬上改變了過生日的想法。他和小馨怡一家認了乾親,這樣小馨怡就有了一個哈爾濱當特警的舅舅。夏禹還從工資中拿出1000元錢,交給他們貼補家用。為方便聯系,他們互留了電話,夏禹表示今後還要經常來看她們,幫助她們解決困難,回到哈爾濱後,還要資助小馨怡上學。小馨怡還和特警舅舅照相留念,在特警舅舅的懷裡,她的笑容是那麼幸福、燦爛。

  小馨怡的母親楊芬激動地說:『過去我們對哈爾濱很陌生,沒想到地震把我們拉得這麼近,哈爾濱特警用無私的愛,給受災的我們帶來溫暖,我要讓孩子記住這些好心的警察,記住夏禹舅舅。』

  臨別時,楊芬和嫂子說什麼也要留大家吃飯,飯店的同事也給老板打電話匯報了情況,在外的老板得知後,讓店員一定要把特警們留下,好好招待,一切免單。但特警們還是謝絕了她們的邀請,揮手告別後,冒雨踏上了歸程。

  小馨怡的媽媽流著淚說:『哈爾濱的特警幫我們這麼多,卻連頓便飯都沒吃。夏禹弟弟今天過生日,卻把錢都給了我們,還餓著肚子走,我們一輩子都忘不了他們對我們的好!』

  小馨怡揮著小手也和特警們告別,害羞的她雖然沒說什麼,但眼睛裡卻閃動著感激的淚花。

  大災無情,大愛無疆。

  來自北國冰城的200名特警,用滿腔的赤誠架起了一座愛的橋梁,將遠在4000公裡外的家鄉人民和災區人民緊緊地連在一起,血脈相通、心心相印。他們用飽含深情的實際行動,把人民警察大寫的忠誠,銘刻在巴蜀大地上,存留在受災群眾的心中。

[1]  [2]  [3]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