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4日訊 哈爾濱綠化差在哪裡?城中心綠地太少啦!3日,記者隨哈爾濱市政協委員視察冰城綠化時,一些政協委員發出這樣的感慨。哈爾濱市綠化指標雖年年攀昇,但住在老城區的居民卻在抱怨,家門口的綠色還是太少。對此,哈爾濱市城綠辦不遮不掩地指出冰城綠地的三大缺憾:綠化量不足、市中心少綠、防護林太缺。哈爾濱市江南老城區的大塊綠地尤其少。據透露,哈爾濱市各項綠化指標在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中排在末位。
缺憾一:綠化總量不足
據哈爾濱市城綠辦相關負責人介紹,2001年至2005年,哈爾濱市新增綠地面積1962公頃,是2000年前19年增加綠地面積的總和;新植樹木428萬株,是2000年前11年植樹的總和。截至2007年年末,哈爾濱市城市綠化總面積達10289公頃,城市綠地總面積達9066公頃,綠化覆蓋率由28.35%提高到30.62%。今年5月初,省委又對我省植樹造林提出新要求,大乾三年,打一場植樹造林的戰役,全省總動員,各行各業都參戰。省建設廳還要求哈爾濱率先達到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的綠化標准。
哈爾濱市城綠辦相關負責人表示,按照省裡要求的標准,意味著哈爾濱市人均公共綠地要不低於6平方米,街道綠化要達到95%以上……盡管有了前些年的綠化成績,但哈爾濱市的各項綠化指標相對差距較大,綠地總量明顯不足。按照2010年完成創建國家園林城市任務的要求,哈爾濱市綠化面積還差3000多公頃,綠地面積還差2300多公頃,按省建設廳給哈爾濱市新下達的指標,哈爾濱市綠化還要上調5%,這就意味著綠化面積還差5000多公頃。
缺憾二:城市中心少綠
年年綠化不見綠,歲歲植樹不成蔭。城綠辦相關負責人坦陳,目前,哈爾濱的綠地布局不夠合理。
據介紹,哈爾濱市市區內的綠地主要分布在香坊區、平房區和沿江一帶。比如,香坊區的綠化集中在馬家溝沿岸的黛秀公園、黛秀湖公園、黑龍江省森林植物園、松江森林、東北林大林場、原動物園等區域;平房區集中在平房公園一帶和何家溝一帶;沿松花江一帶的綠化集中在從公路大橋到道外港務局一帶。由於建設發展分布不平衡,各區之間呈現綠地分布不均勻的現象,比如平房區、香坊區綠化和樹木較多,道外區和南崗區的綠化較少,城市中心的綠地更少,而且市區缺少大塊綠地。
缺憾三:城邊缺防護林
城中心不見綠,城周邊還缺綠。相關負責人坦陳,哈爾濱城市周邊缺少防護林帶。
眾所周知,城郊防護林是城市不可缺少的生態屏障,對城市的防塵、防沙塵暴和防治水土能起到重要作用。目前,哈爾濱市周邊現有防護綠地1876.1公頃,相對比較分散,在鐵路沿線、哈東、哈西防護綠地特別薄弱,沒有大面積的防護綠地。防護綠地結構不合理、樹種單一,對城市的防塵、防沙塵暴和防治水土起到的作用還遠遠不夠。
記者注意到,要達到省建設廳提出的哈爾濱到2010年綠地率達到35%、綠化率達到40%的指標,哈爾濱必須在明後兩年,平均每年綠化任務都將是前三年的總和還要多,即哈爾濱市每年新增綠地面積要在2300公頃以上。由此不難看出,哈爾濱的城區綠化工作要走的路還很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