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從7月5日起,本網將陸續推出在哈高校引進高層次人纔的先進事跡。他們刻苦鑽研或取得了重大的科研成果,或推動了學科建設,或在產學研上取得了突破。他們從一個側面反映了黑龍江省各方面人纔的精神面貌。希望各類人纔從中汲取力量,為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東北網7月5日訊 題:護旗遠行——記黑龍江大學校長助理、俄語學院院長王銘玉
記者 孫曉銳
黑龍江大學校長助理、俄語學院院長王銘玉
每逢周五的上午,在黑龍江大學主樓的教室裡,一位風度翩翩的學者都要為俄語語言文學專業的博士生講授『語言符號學』。他旁征博引、引經據典,將語言學與符號學巧妙地結合起來。他那新穎的觀點、充實的論證、嚴謹的推理,不時引起同學們的共鳴和欽佩。這位學識淵博的學者就是黑龍江大學校長助理、俄語學院的新院長、博士生導師王銘玉教授。
2005年,王銘玉結束了三十年的軍旅生涯,即將轉業。面對和自己保持多年良好關系的國內數所知名院校的邀請,經過一段時間的艱難抉擇,他毅然放棄了去北京的機會來到黑龍江大學,成為黑大俄語學院成立以來最年輕的院長。
來黑大之前,他是解放軍外國語學院俄語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他在學術上的潛心鑽研與辛勤耕耘,以及所取得的累累碩果,使得他於1993年和1996年兩次先後破格晉昇為副教授和教授。
他深情地說,『黑大是我成熟的起點,在這裡我度過了學術生涯中最重要的4年,沒有在黑大讀博的經歷,就沒有我今天的成績。這裡有多年來對我諄諄教導的恩師,有多年來關心愛護我的領導,有多年來給予我幫助的同仁。更重要的是,這裡有著良好的學術傳統,黑大這片沃土,能為我的俄語學術研究提供一個更好的平臺。來黑大,我無怨無悔。』
王銘玉掌舵黑大俄語學院伊始,便展示了其雷厲風行的軍人作風,他為俄語學院度身制訂了凝煉歷史、構思發展、改善條件、引跑全國的戰略發展規劃。如今,王銘正率領著俄語學院的教職員工本著『以評促建,以評促改,以評促管,評建結合,重在建設』的原則,繼續秉承專業辦學優良傳統,發揚延安精神,立足長遠發展,保持專業優勢,積極進取。以實現為社會培養出更多、更好的新型合格外語人纔,將俄語專業打造成特色突出、優勢明顯、成績斐然、水平一流的專業,使黑龍江大學俄語學院成為國內外知名學院為整體目標奮斗著。
當年英姿勃發的學生,如今已是學識淵博的老師。王銘玉在繼承恩師學術思想的同時,更一如既往踐行著恩師的高尚情操。他把教書育人視作人生的快事,『當我看到自己對國家有所貢獻,自己的弟子學有所成、回報社會,自己辛勤勞動的成果受到社會承認的時候,我從心裡往外感到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