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科教·就業  >  科教
搜 索
堅守教師的使命——記哈爾濱商業大學教授辛嘉英
2008-07-08 11:13:19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王彥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7月8日訊 『有人說,教師就是要擔負起克服人類無知的重任。作為教師,認可了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一稱號,就等於認可了自己的使命,否則,就是褻瀆。』這段話,來自哈爾濱商業大學食品工程學院教授辛嘉英的日記。

  辛嘉英,2004年作為高層次人纔從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調入哈爾濱商業大學。『黑龍江,哈爾濱商業大學,或許沒有更好的儀器設備和科研條件,但是,我看到了這裡迅猛的上昇勢頭,也看到了這裡有給知識分子做事業的空間。』

  辛嘉英是哈商大第一個入住博士公寓的人,愛人、孩子由學校出面得到妥善安置,工作兩年後榮昇哈商大最年輕的博導、特聘教授,幾年間,學校為其投入40餘萬元購置各種科研設備。

  一來到哈商大,辛嘉英立刻融入到了其寬松的學術環境裡,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科研工作中,心無旁騖。

  辛嘉英工作的時間表從每天早晨6點30分開始,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第一件事,打開電腦,登陸blackboard電子教育平臺,對學生前一天網上課程學習情況進行統計總結,回答學生在答疑區和課程論壇裡留下的問題;打開郵箱,回復來自國內外的電子郵件,分析合作伙伴發來的實驗數據並制訂下一步實驗計劃。之後,登陸美國華盛頓大學網絡電視臺,收看華盛頓大學的網絡課程直播。八點整,伴隨著網絡課程結束的音樂,又一天緊張的工作開始了。

  辛嘉英承擔了『生物化學』和『微生物學』等幾門課程的教學任務。之所以每天瀏覽國外大學的教學網站,翻閱大量的書籍和文獻資料,就是為了結合教學大綱及時更新教學內容,關注本學科科研新動向,注意吸收科研新成果,以便課堂上理論聯系實際,充實信息量,取得最好的教學效果。辛嘉英率先在學院開展雙語教學,引用英文原版教材,制作多媒體課件,使用近千幅圖片,近百個動畫、十多個與實驗技術相關的視頻材料,並有全部教學內容與習題的電子腳本匹配。所有的耗時耗力,目的只有一個,提高學生的交流、發表論文的能力,為學生今後發展空間的拓展打下堅實的基礎。事實上,辛嘉英所教學生,盡管不是英語專業,但其專業英語能力名列前茅。

  科研是辛嘉英表達自己的另一方式。針對能源、醫藥、食品、化工等領域生物催化與生物轉化的關鍵問題,開展了大量的應用基礎研究及產業化前期開發研究。白天有課,辛嘉英就充分利用晚上和雙休日時間。夜晚在實驗室,常常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經常在清樓時,最後一個離開實驗室。在哈商大,他先後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科技部973項目和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2005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纔支持計劃』,2007年當選全國優秀教師,我省『龍江學者』等等,在國內外核心期刊發表論文60餘篇,被SCI引用90次,分別在37種國際學術刊物上刊登,申請國家發明專利9項,在國內外產生重要影響。他的一項研究成果解決了有機溶劑污染食品添加劑的難題。

  辛嘉英不善言辭,性格沈靜。在申報龍江學者答辯時,哈商大校長親自過問,學校一批老師前去助陣,結果,評委院士看了他的材料,很是奇怪,『你為什麼不申報國家的長江學者呢?』這是對其最大的肯定。辛嘉英很謙虛,從不認為自己做了什麼可以談論的事情。倒是學校,每每想著給予他各種與之相稱的榮譽,2006、2007兩度被評為感動哈商大人物。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