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師恩難忘勇攀高峰——記哈醫大博士生導師劉樹林
2008-07-08 20:04:13 來源:東北網  作者:印蕾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7月8日訊 題:母校恩師情難忘 科學高峰勇登攀——記哈爾濱醫科大學博士生導師劉樹林教授

  記者 印蕾

劉樹林(右一)與實驗室師生進行學術交流

  『我們遇到的問題半年都沒有解決,沒想到劉老師兩天就解決了』,哈爾濱醫科大學遺傳教研室博士生金焰提到的這位劉老師就是哈爾濱醫科大學博士生導師劉樹林教授。

  幾年前,金焰到加拿大訪問時見到了正在加拿大卡爾加裡大學從事教學研究的劉樹林教授,『如果劉老師能一直在我們身邊,該多好啊』,讓金焰意想不到的是,今年2月,劉老師真的來到了他的身邊。

  劉樹林是哈爾濱醫科大學1982屆本科畢業生,1985年北京醫科大學碩士畢業後赴日本留學,1990年在日本岐阜大學獲得博士學位。畢業後先後在加拿大卡爾加裡大學及北京大學進行微生物基因學的教學和研究。今年,劉樹林正式重返母校哈爾濱醫科大學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


 

  畢業26年我回來了

  1982年,劉樹林本科畢業,離校前,老師們都希望劉樹林能留在哈醫大,『我會留下來,不過我想先到外面闖一闖,開闊眼界後我肯定回來』,劉樹林告別母校和恩師,前往北京大學繼續學業。那以後,不管自己身處世界的哪一個國家,母校始終是劉樹林的牽掛。熟悉劉樹林的人都知道,每次回國,劉樹林的箱子裡總是裝滿了試劑、藥品、資料,鮮有私人物品。每次回國,哈醫大的實驗室都是劉樹林的必經之地,哪怕在國內停留僅有短短的3天時間,他都要擠出大塊時間到實驗室看看。實驗室經費不足,他就自費購買菌種,無償送給母校。

  哈醫大時任校長金連弘回憶說,劉樹林還是哈醫大和國際溝通的橋梁。凡是哈醫大師生到加拿大訪問,都會被劉樹林熱情的邀請到家中。近年來,劉樹林先後邀請哈醫大青年教師3人次到加拿大卡爾加裡大學進行培訓,並親自指導了部分博士、碩士研究生。

  劉樹林說,他和母校之間就像有一條看不見的線,無論他身在何處,這根線始終將他緊緊的牽著。幾任校長的真誠召喚,終使劉樹林『葉落歸根』。『畢業26年,我回來了!』,在表達感慨的同時,劉樹林表示,『我要把畢生的精力放在這兒』。


 

  瞄准世界前沿勇攀科學高峰

  劉樹林的主要研究領域是比較細菌基因組學,重點是沙門氏菌。善於創新的劉樹林曾在上世紀90年代早、中期,發展出一種用於細菌基因圖譜研究的方法學,使其在所研究領域佔有了超強的競爭優勢。回到母校後,劉樹林在學校的支持下組建了哈醫大微生物基因組學研究中心。此前,東北三省尚無此類研究中心。內行人說,在這裡我們將會看到未來生物科學研究的希望。因為該實驗室的成立,將為哈爾濱醫科大學乃至黑龍江省的基因以及病毒研究提供一個更大的研究平臺。作為我省領先的科研項目,比較基因組學將為我國基因和病毒研究與疾病的治療提供更多的可能。

  雖然和劉樹林教授共事的時間不長,博士生劉振洪的感觸卻很深,『細菌發現時間早,是一門古老的學科,被研究時間長,很多研究可能是別人做過的,劉教授總是告訴我們別人做過的,我們要「新」。別人「新」,我們就要權威。』憑借這種在科學的道路上孜孜不倦的探索,劉樹林從事的HIV疫苗新型載體研究,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研究經費支持下,前期研究已取得重要進展。

  學術造詣深是劉樹林留給學生的印象之一,讓同學們印象深刻的還有劉教授的勤奮。每天4點,劉樹林都會准時的出現在實驗室,每天工作超過14個小時,比在國外的時候還要『拼命』。


 

  哈醫大:學術至上人纔至上

  校黨委組織部的工作人員介紹說,僅今年前5個月,哈醫大已引進像劉樹林這樣的高端人纔達15人之多,這些高端人纔的到來使得哈醫大的人纔隊伍結構得到進一步完善,對學校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在哈醫大校長楊寶峰看來,人纔難得,花多少錢都可以引;辦大學就是要學術至上,人纔至上。加大對學術帶頭人、後備人纔的培養,學校劃撥專門經費,有針對性地進行扶植;支持一批學術基礎紮實、具有突出的創新能力和發展潛力的優秀學術帶頭人開展創新性研究工作,承擔國家重大科研任務,為將其培養成為優秀學科帶頭人搭建平臺、創造條件。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責任編輯: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