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北極邊防派出所:守一方寒土暖百戶千家
2008-07-09 09:38:02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高學德 文天心 狄婕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7月9日訊 漠河北極鄉,中國最北端。這裡冬季最低氣溫達零下50攝氏度,常年平均氣溫在零下2.4度,一年無霜期僅有86天。北極鄉邊防派出所的10名民警就是在這片『高寒禁區』的土地上,擔負著173公裡邊防線和2380平方公裡邊境管理區的公安保衛工作。

  北極鄉如今變成了『找「北」的聖地』、經濟的『熱土』。可是, 『守一方寒土,暖百戶千家』一直是北極邊防派出所官兵們的不變信條。

  官兵在界江邊檢查下江人員安全設施。記者吳樹江

  百姓心中的北極光

  7月5日,美籍華人尹建光老人時隔七十餘載回到北極村尋找自己當年參加抗聯時的老戰友。時隔已久,北極村的變化讓老人已經找不到當初戰斗的地方和戰友,就來到北極邊防派出所求助。民警根據老人提供的模糊信息,依靠平時紮實的基礎工作,為尹建光老人找到了當年的戰友劉忠全、王振國兩位老人,幾位老人相見,分外激動,共同追憶當年戰斗時的情景。民警還義務當起『導游』,帶領尹建光老人到北極村景點游玩。

  尹建光老人感激地拉著民警的手說:『你們邊防軍人太值得我敬佩了,你們幫我圓了多年的夢,使我完成了今生最大的心願,真是太感謝你們了!』

  『我們這裡的村民見到派出所民警就像見到北極光一樣高興,但北極光一年裡僅會出現幾天,而民警會在他們遇到困難時隨時出現。可以這樣說,民警就是這裡老百姓心中的北極光。』北極鄉副鄉長賴春霞在接受采訪時這樣形容民警。

  在北極鄉,流傳著一個民警尋牛的故事: 2006年冬天的一個傍晚,漠河縣政府送給北紅村的40頭扶貧黃牛,在距離北紅村5公裡處走失了12頭,由於擔心黃牛會越境至江對岸的俄羅斯,情急之下北紅村村民報警求援。北紅村駐村邊防警官王強和王頻頻立即冒著零下50攝氏度的嚴寒登上江面尋找。

  『那天晚上的風像刀子一樣,官兵硬是將牛一頭一頭地找到並交到我們手中,當在後半夜找到最後一頭帶崽母牛時,牛已經凍得趴在雪地裡無法動彈。就是那天夜裡,王強癱倒在雪地裡,雙腳疼得渾身哆嗦。村裡年輕人將他抬回村委會,他的鞋襪粘在腳上脫不下來了,憑經驗,我們覺得他的腳是保不住了。可民警還惦記著走失的牛,根本不想自己可能凍傷雙腳』。回憶起當時情景,北紅村王春老人仍不勝感慨。

  9年無案件的『世外桃源』

  北極村村委會主任劉文忠這樣描述當地社會治安狀況:『我們這裡雖然不能說完全達到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但也基本差不多。很多老百姓外出時,房門根本不上鎖,只用竹筷子或小木棍往門鼻兒上一別就走。誰家自行車沒了既不報案也不找,因為他們知道不會有人偷的,一准兒是親朋好友有事臨時騎走了。正因為知道沒人偷盜,所以北極村的很多自行車都不安鎖。』

  北極鄉雖然地偏人稀,但是社會治安狀況並不是『車到橋頭自然直』。每年三月的國際汽車拉力賽、六月的北極光節、八月的都柿果采摘期,這裡雲集數萬人,是治安防范的高風險期。范坤義所長介紹說,每到旅游旺季,官兵們就扛著行李、糧食,拎著煤氣罐,或上山或下江一住就是十天半月。游客上山官兵跟著,游客下河官兵護航,即使他們玩夠了玩累了睡下了,官兵的眼睛也照樣為他們巡邏看護。就這樣連軸轉的死看死守,直到各種活動結束,纔收隊回家。

  9年來,北極鄉承辦的包括五屆『北極光節』和五屆『國際冰雪汽車拉力賽』在內的數百次重大旅游活動中,沒有發生一次盜搶和重大治安事故。

  北極邊防派出所轄區是香港特別行政區的2倍多。這10名官兵多年無案件的成績是如何取得的呢?

  有數據表明:全所官兵們平均每年奔走在轄區的路程超過5萬公裡,相當於繞地球轉一圈。

  民警是『郵遞員』警車是『送子車』

  北極鄉所轄的北紅村和洛古河村地處偏遠,兩個村都是無電、無通訊、無班車的『三無』村,村民往來出行、匯兌郵購十分不方便。近年,派出所條件改善、配備性能好的越野車之後,這兩個村的出行和郵寄條件也隨之『改善』了,因為派出所的警車也成了他們的『郵政車』、『貨郎車』和『送子車』。

  在北紅和洛古河兩個村,只要警車一進村,鄉親們就圍上來,因為車上肯定有民警們給他們捎來的信件、郵包和其他村裡小賣店買不著的小商品。據民警介紹,他們的警車往返於轄區與鄉裡很少跑空,很多在鄉裡駐校的小學生放假都到派出所問是否有到村裡去的車,或者民警出發前到學校看看放不放假,只要有孩子,他們就捎上,一直送到村裡。很多村民因此自豪地說:派出所民警是我們的『郵遞員』,警車就是我們的『送子車。』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