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護理服務缺位 哈爾濱市民間養老院入住率僅20%
2008-07-09 11:16:47 來源:東北網-生活報  作者:孫殿喜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7月9日訊 近日,哈爾濱市第一社會福利院新建院址已經在呼蘭區開工建設,該院將成為哈爾濱市最大的福利院,不僅可以提供2100張床位,而且可以提供一個集休閑、健身、娛樂於一體的綜合性養老場所。它的建設將一定程度上彌補現有養老院的不足,不過它的投入使用尚需一年的時間。那麼,目前哈爾濱市養老院的現狀究竟如何?相關服務能否跟上?

  民間養老院入住率只有20%

  記者日前來到哈爾濱市道裡區一家養老院,該養老院坐落在一小區中,外觀與居民住宅類似。進入室內,一層樓內設有十多個房間,每個房間內有一臺彩色電視機,中間一個稍大的房間被當作老人娛樂室。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這裡床位非常緊張,已經有20多人在排隊了。據介紹,目前哈爾濱市養老院普遍分為低、中、高三個等級。低檔的收費每月每張床位500元,但多為4人甚至更多人一間房;中檔的普遍在2人至4人一間房,價格普遍在700元左右,有的達到800元左右,更高價位的則在1000多元;高檔的則多為單間或套間,裡面不但設有電視、電話,而且還有衛生間、洗浴等,但價錢普遍在800元以上,有的接近2000元。最炙手可熱的就是中檔價位的。

  記者從哈爾濱市民政局獲悉,目前哈爾濱市有老年人110多萬,佔哈爾濱市人口總數的12.9%左右,其中有6萬左右生活不能自理和半自理的老年人,亟待得到社會養老機構的護理服務,而哈爾濱市現有正規養老機構118家,總床位只有7000多張。按此推理,這些床位遠遠滿足不了入住需求。但據哈爾濱市民政局調查顯示,目前全市養老院的入住率平均在60%至70%,還有相當數量的床位是空著的。

  據了解,哈爾濱市國有的養老院的入住率在90%左右,條件稍差的民辦養老院入住率僅在20%左右,空床率較高。這一方面是人們從觀念上不願意讓老人到養老院養老;另一方面,許多人想找環境好的養老院。但像新建的哈爾濱市第一社會福利院,這樣的養老院在哈爾濱市僅此一家,而且要建設如此高標准的養老院需要巨大的空間資源和資本,這是許多養老機構承擔不起的。

  多數養老院不設護理服務

  得知新建的哈爾濱市第一社會福利院集休閑、健身、娛樂於一體,許多老年人把這樣的養老院當成了入住的考慮標准。但記者調查發現,目前哈爾濱市多數養老院不具備這樣的條件。

  5日,哈爾濱市市民孫先生想為其母親找一個可帶護理服務的養老院,可是問了好多家養老院都說只管吃喝和洗衣服,沒有護理服務。記者隨機找了5家養老機構,卻發現只有1家養老機構提供護理服務,其餘4家均不提供。凱峰老年公寓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該養老院最便宜的收費是4人一房間的,每人每月650元,還有940元、1500元等標准,但是如果需要護理服務,則需要額外交400元至600元的護理費。

  工大老年公寓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該公寓3人間的房間每人每月690元,包括一日三餐和洗衣服等服務。不過,當記者表示老人需要護理服務時,工作人員立即說,他們只接收有自我護理能力的老人。

  記者調查發現,目前哈爾濱市大部分養老機構只能提供一般性生活照料服務,沒有配備具有專業護理、老年心理學等方面的專業人員,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幾乎被完全推到了養老院的門外。

  怕擔責養老院寧願丟客源

  說到為何不設護理服務,工大老年公寓的工作人員說,專業護理人員很難找,個別有護理服務的養老機構又多是從社會上聘請的『大媽』,缺乏經驗。即便有專業護理人員,費用也較高。而且許多專業護理人員往往只乾幾天就走了,造成專業人纔斷層,很難服務好,所以不如乾脆不設護理服務。另一家養老院的工作人員則坦言,設立護理服務好像能多賺些錢,但是需要被護理的老人多半患有腦血管等疾病,這些疾病一旦發作,很難搶救,而且大多數養老機構也不具備這樣的處置能力,容易讓家屬誤會養老機構沒有及時發現病情,並容易引發一些官司。為減少麻煩,有的養老機構只接收生活能自理的老人。

  哈爾濱市民政局社會福利處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3家國有養老機構全部提供護理服務,其餘115家養老機構都沒有明確要求必須提供護理服務。今後,只能引導養老院朝著市場需求的方向發展。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