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科教·就業  >  科教
搜 索
東北林大博導王傳寬教授:累是對自己的考驗
2008-07-10 10:23:28 來源:東北網  作者:顧碩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編者按從7月5日起,本網將陸續推出在哈高校引進高層次人纔的先進事跡。他們刻苦鑽研或取得了重大的科研成果,或推動了學科建設,或在產學研上取得了突破。他們從一個側面反映了黑龍江省各方面人纔的精神面貌。希望各類人纔從中汲取力量,為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東北網7月10日訊 題:『累是對自己最大的考驗』——記東北林業大學博士生導師王傳寬教授

               記者 顧碩

東北林業大學博士生導師王傳寬教授

  『累是對自己最大的考驗』,也正是這種考驗纔讓他更多地擁有了學生對他的尊敬和喜愛,纔讓他更多地收獲了書本、課堂、實驗室以外的愉悅和歡樂,這句話早已成為了他的座佑銘。他就是東北林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重點學科——生態學科帶頭人,2007黑龍江省『龍江學者』特聘教授、2008年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王傳寬。

  提起王傳寬教授,人們會異口同聲地用『工作態度嚴謹、實踐經驗豐富、專業知識廣博』去形容他。多年來,王傳寬教授在科學研究、教學和人纔培養、學科和研究平臺建設等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業績和可喜的成果。同時,他潛心鑽研、敢於攻關的科學精神和不慕虛華、淡泊名利的學者風范,更博得人們的敬佩。

  教書育人成績顯著

  2004年,王傳寬教授回國後,每學年都要為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講授《普通生態學》、《生態學專題》、《生態學進展》等核心課程,而他獨特的人格魅力和高超的授課藝術也深深吸引著眾多學子。每到王老師的課,教室內座無虛席,很多學生只能站著聽課,以至於後來學校將原來的能容納100人的教室,換成了一個能夠容納200人的大階梯教室,以保證更多學生能聽到他的精彩授課。

  多年來,不管多忙,不管多累,王傳寬教授始終把學生的冷暖放在心頭,始終關注著學生的進步與成長,無論工作有多忙,無論身體有多累。他堅持師生互動,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科學,在科學中學會做人,在學習中成長,在歷練中成熟,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自信樂觀、勤奮向上、尊重他人、自立自強的高尚品德。他的一言一行影響著學生。究竟為學生灑下多少汗水,究竟為教育事業付出多少艱辛,這對於王傳寬教授來說永遠是個未知數。


 

  學科建設功不可沒

  東北林業大學生態學科創建於1952年,雖然有著悠久的歷史和雄厚的實力,並為我國生態學和林業行業培養出大量的優秀人纔,但由於近期學科隊伍的新老交替和人纔流失,使得學科的建設和發展出現了困難,甚至危機。王傳寬教授回國後,擔任了生態學科帶頭人,他立足實際,大膽改革,精心為學科的建設與發展謀篇布局,規劃未來。於2006年順利地通過了教育部組織的國家重點學科滾動評估。

  目前,學科梯隊穩定,學緣結構合理。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9人、講師3人、助教4人,具有博士學位者佔78%,擁有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和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跨世紀人纔2人、新世紀優秀人纔2人、國家百千萬人纔工程2人、龍江學者特聘教授2人、龍江學者講座教授1人。

  科學研究碩果累累

  王傳寬教授自1987年以來,一直從事森林生態學、森林水文學等方面的基礎理論和應用研究工作。他先後主持國家傑出青年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專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長期研究項目、科技支橕計劃項目課題、教育部重點項目、國家林業局『948』項目等18項,參加美國加拿大合作項目、美國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中日韓前瞻合作研究項目各1項,獲得科研經費1600多萬元。

  近期,在國內外該領域主流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36篇,SCI收錄21篇,累計影響因子62,被引用次數402次,H指數11。

  學校注重人纔培養與人纔引進

  國以纔立,業以纔興。東北林業大學樹立適應新形勢新任務要求的科學的人纔觀,大力營造有利於人纔脫穎而出的環境。學校制定了『名師英纔』工程計劃,在較短的時間內培養和造就一批在國家有重大影響、在國際上有較高知名度的學術名師。學校還設立了『重點崗位津貼制度』,不惟學歷、不惟資歷、不惟身份,任何人只要完成了學校設置的崗位目標,都可以領取相應的崗位津貼,鼓勵高水平教師多出精品,多做貢獻。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張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