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走進泥草房改造示范村:趙大媽們的幸福生活
2008-07-11 16:53:11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來玉良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7月11日訊 趙桂珍老人今年60歲,除了耳朵有點聾外,身體倍兒棒。當記者走進她家的新房子時,趙桂珍正和鄰居的老姐妹嘮嗑呢。見到來了客人,趙大媽笑呵呵地拉記者坐在炕沿上。

  紅黑臉膛的村支書高雲林說:『幾十年都是一張苦瓜臉,多少年沒看到老趙婆子這麼樂呵了。』

  趙大媽是通河縣濃河鎮富強村的老住戶,自從和老伴結婚後就沒享著福。家裡僅有半?地,一年收入沒幾個『子兒』,等老兩口跟頭把式地給三個兒子娶了媳婦後,兜裡已經精光。老兩口結婚三十多年,就沒搬過家,一間半草房比大小子的歲數都大。

  提起那個老房子,站在寬敞明亮的新房中的趙大媽感慨萬千:『那房子有三十多年了,已經趴趴得不行了,人在屋裡都直不開腰。冬天,整個牆都是白的。一碗水放在桌上,第二天早上就凍成了冰。夏天四處漏雨,做飯的時候一掀鍋蓋,雨就進鍋了。碰上大雨,晚上不敢睡覺,怕房子塌了砸著。』

  像這樣的泥草房,在富強村即將成為歷史。

  趙大媽的日子在2007年有了轉機。這年,國家投錢對村裡的泥草房進行改造。本來造價2.7萬元的稻草板節能房,趙大媽只花了5000元就買到了手。當年11月份,趙大媽平生第一次搬了家,住進了做夢都不敢想的新房。

  趙桂珍非常滿足:『現在家裡有自來水、有線電視,連上廁所都不用上外頭去。』

  趙桂珍老人對現在的日子非常滿足。

  站在旁邊的老支書高雲林講,全村從去年到現在蓋了24棟這樣的新房子,48個貧困戶今年末都能搬進來。到時候,富強村310戶居民沒人再住泥草房。『你說他們能不高興嗎?』

  在富強村,比趙大媽更有幸福感的還大有人在,青年農民高輝就住進了通河縣第一個農民集資樓,現在與趙大媽是一道之隔的鄰居。

  2007年11月,高輝只花了6.4萬元就買下了一套建築面積80平方米的房子,加上裝整好10萬元。如今,小兩口每天放下鋤頭,就可以過和城裡人一樣的生活。

  高大魁梧的鎮長丁連生說,一年前,村裡一些富裕的農民開始琢磨要向城裡看齊,張羅著要集資建樓。鎮裡一看,這是好事呀,支持!經過爭取,集資蓋樓的農民可享受泥草房改造政策,每戶補助5000元;20萬元建樓的配套費用全免。2007年11月,通河縣第一棟農民集資樓進戶了。

  通河縣第一個農民集資樓。

  『這棟五層樓,建築面積3800平方米,共50戶,有三個戶型,上下水、有線電視、程控電話等一應俱全。特別是供暖,用的是高科技。』丁連生領著眾人走進樓後一個小平房內,來到一套設備前:『這是省裡贈送的地熱供暖設備,價值76.3萬元。它把地下水抽出來後提取熱能給暖氣水加溫,最後通過管道送到用戶家中。這東西好——費用低又環保,冬天是暖氣,夏天可當空調。』

  集資樓用的是環保供暖設備。

  趙大媽和鄰居們的幸福生活纔剛剛開始。聽村支書高老頭說,今年,集資樓前要建一個8000平方米的健身公園,村裡要建活動室、衛生室、畜牧室,所有的農家院要裝上鐵柵欄,便道鋪上步道板,主道是水泥路,晚上有30盞太陽燈照明……

  難怪當了二十多年的高支書整天樂得合不攏嘴,仔細一算,富強村的泥草房改造,國家拿了600多萬元。

  『聽說,今後國家還要拿出好多億來改造泥草房呢。真盼著所有的農民兄弟,都早點住上和富強村一樣的漂亮大房子。』支書就是支書,覺悟還挺高。

責任編輯:孫嵐